【结构化面试题】教育部为清退代课教师一直积极努力着,但目前农村还是有很多代课教师存在,且部分教师仅具备高中学历。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清退代课教师,是教学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举措。但目前仍有代课教师存在,是因为教育部在清退工作中,结合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制完善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有情操作”,放缓了清退速度,但清退工作会持续开展。代课教师之所以存在,一是由于教育发展对教师资源的刚性需求与政府提供的中公师资供给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二是由于地方政府为节约财政支出,聘用代课教师减少教育投入;三是由于贫困地区条件艰苦,发展前景堪忧,无法吸引正规教师前来任教。虽然一次性清退代课教师有难度,但这是发展的需要,只要国家、政府和社会共同持有坚决的态度,教育正规军的建立将指日可待。首先,清退代课教师应该人性化,要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利益,对于被清退的教师应该科学分流,允许那些具备教师资格、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参加公开招聘,择优进入到教师队伍。其次,积极引导和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为那些到艰苦地区任教的人员提供优惠政策,激励教师“下沉”到农村,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最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对一些贫困地区,要让这些地区有能力根据需要扩大教师编制,实现公办教育由公职教师任教,农村学生由在编教师培养。我的回答完毕!谢谢!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资面试谈谈对双减政策看法
第一,从合法性的角度看。我认为该地的做法有所欠妥。我们国家的法律,向来对未成年都是持保护态度的,所以才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而该地将学生作为处罚主体,违反者记入诚信档案,既于法无据,也和法律精神背道而驰。这种方式,显然是一种一刀切式的懒政惰政行为,既不能让学生和家长信服,也有损政府公信力。
第二,从合理性的角度看。“双减”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学生的健康身心,找回消逝的童年。该地的做法,对孩子未来的升学乃至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显然违背了双减的初衷,有矫枉过正之嫌。而且,面对补课,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主选择权,补与不补往往只在家长的一念之间,以孩子作为处罚对象,显然是不合理的。
“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更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与课程、课标的关系
“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研读、把握与执行。教师要做课标的忠实执行者,做教材的创造性解读者、使用者。
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应努力做到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
二、与同事的关系
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成为“双减”的合作者。
三、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应充当课堂纪律的组织者、学习氛围的点燃者、问题困惑的点拨者、学生成长的点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若爱没有增加,或学生没有感受到爱,即师生关系没有改变,学生对教师是一种敌对的、逆反的心态,那么一切补差策略就会大打折扣,难以取得成效。
由此可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十分重要。关系是课堂的生产力,关系影响态度、效果,改变课堂应先从改变关系、改变情感开始。所以,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