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feion1992024-07-24  3

教资考试需要准备 : 《综合素质》、《教育知识知识与能力》与《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综合素质》。

自2001年我国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来,教师资格证考试在促进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近日指出“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的基础”。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2011年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由省考逐步改为国家统一考试,“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系也随之建立。

2、《教育知识知识与能力》。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系列:教育知识与能力(适用于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根据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系统地组织和编排内容,通过详实的步骤、流程等方法介绍,全方位展示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基础知识。

3、《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科目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科目三)  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15门科目。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等14门科目。

教资考试需要准备的资料有身份证、准考证、考试文具(包括0.5mm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擦、尺子等)。

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准备的资料:

1、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小二寸免冠半身正面照片一张。

4、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两份,全部在网上填写并打印出来)。

5、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原件、复印件和工作单位证明(或所在乡镇、街道证明)。

6、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出具的《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格检查表》。

7、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申请人员,需提供《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及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证明。

教资考试简介: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是各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为保证师资质量,在教育系统逐步实行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设置的一项考试。面向对象是非师范类的大中专毕业生。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的人员的基本要求;教师资格制度规定了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后,只有具备教师资格(持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被聘任或任命担任教师工作。教师资格作为一种法定的国家资格一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撤销。

江苏教师资格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A.4 2  B.5 2 C.6 2     D.7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____________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_。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_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  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6.D  7.B  8.A  9.B  10.D  11.C  12.A  13.C  14.B  15.D  16.D  17.D  18.D  19.B  20.D  二、填空题.  21.  22.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3.语言、个体  24.逃避  25. 替代性强化  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创造性  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0. 知识、评价  31.区分度  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  33.他律道德  三、简答题  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  39.【要点】(1)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排除相互干扰;  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④多种感官参与;  ⑤复习形式多样化; ⑥画线。

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资料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1aHC7Cgb95ZBFGGnLYQMu9g 提取码: b9gd

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资料|

四科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核心讲义.zip|

江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讲义.pdf|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核心讲义宝典.pdf|

高等教育学核心讲义宝典.pdf|

高等教育心理学核心讲义宝典.pdf|

2019年7月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情况.mp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jiaoshi/17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