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feion1992024-07-24  3

关于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试题和答案我也找舍友要到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内容和答案。

这是高中心理学教师资格证关于居家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我舍友说这一部分比较简单,但是又特别容易出题,对于这些比较简单又特别容易考的知识点,我们必须百分百掌握他。所以我建议这部分大家可以多下点功夫去背去练习。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两套试题。在我认为,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内容这一块是可以适当报班的。毕竟这个咱学要练习和模仿。我们在班里学完之后,回家可以对着镜子练习面试,观察自己的动作,神态。

其实每一次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内容还是依赖于科目三笔试的内容,我们把科目三笔试的内容吃透了,面试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结一下: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内容和答案如上所示,这也是有比较详细的解析的答案。大家要是想看更多的话,也可以去教师资格证题库下载pdf哦。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具体强化 D.概括强化 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3.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 A.3~5岁 B.5~7岁 C.8~10岁D.12~13 岁 4.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 A.自我控制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自我强化训练 D.自我监督训练 5.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井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10.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 )。 A.行为塑造法 B.自我控制法 C.强化法 D.示范法 11.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沃尔帕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二、填空题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____的过程。 2.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以____和____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3.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4.强迫症一般包括____和 ____。 5.心理测验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____ 和 ____ 。 6.认知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____ 、____ 。 7.在用观察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____ 、评定量表、____. 8.为了提高会谈效果,需要运用的专门技术主要有:倾听、____询问、反映、____、面质。 9.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____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____,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10.心理辅导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尊重、____ 。 11.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 、评估性会谈、观察法、____ 等。 12.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____ 与 ____ 。 13.现有的心理评估手段的两种基础参考架构分别是____和 ____。 14.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____ 、拒绝和____ 。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____ 、____ 两个方面。 16.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般可以概括为 ____ 和____ 。 1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 ____ 、 ____ 和肯定性训练。 三、简述题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4.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5.简述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7.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治疗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系统脱敏法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21.道德观念即 ( )

A.道德准则

B.道德观点

C.道德判断

D.道德认知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 )

A.算子系列

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

D.问题情境

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 ( )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 )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 )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28.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 )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29.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30.服从可以分为 (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

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参考答案

1.D【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都属于行为障碍。

3.C【解析】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逐步的程序。

4.D【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B【解析】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6.C【解析】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这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7.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8.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9.D【解析】技能可以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A【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1.A【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12.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下位学习。

13.D【解析】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也可以说是支持策略。

14.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5.A【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16.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

17.D【解析】社会的阻抑作用表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愈加明显。

18.D【解析】实验法的一般程序为: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9.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 责任发展的。

20.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21.D【解析】道德观念即为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韵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2.B【解析】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问题空间。

23.C【解析】贾德提出了迁移的经验泛化说。

24.B【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25.A【解析】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6.D【解析】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C【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28.A【解析】根据抽象程度,概念可以分为抽象观念和具体观念。

29.C【解析】在扮演“家长代理人”角色的时候,教师容易过分地迁就学生。

30.A【解析】服从可以划分为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二、多项选择题

31.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jiaoshi/8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