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
教师资格证考试一般一年有两次考试,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1月中旬报名,3月中旬笔试;面试在4月中旬报名,5月中旬面试;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9月初报名,11月初笔试;面试在12月中旬报名,次年1月初面试。
2.教室资格证考试报名流程:
1. 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ntce.neea.edu.cn)查看所在省的报名公告。
2. 按照步骤在相应地区进行信息填报,接受审核,缴费,打印准考证,即可完成报名。
3. 笔试考察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二是公共科目,共有两个科目,科目一是综合知识,科目二是教育知识与能力。
4. 面试一般有结构化面试、试讲和答辩。使用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评测系统。面试前有备课时间,时长大概是20分钟,面试流程结束后,考官会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5. 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不过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地区要求语文老师达到二级甲。
3.教室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2.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 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 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具体要求如下:1. 学历要求:报名幼儿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报考初中、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证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可以跨级考试,不是要求逐级考试,本科学历就可以直接考高中。2. 年龄要求:报名教师资格证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一般在你退休前都可以,但是教编可就不同了。一般招聘教师要求年龄是30岁以下,也有的是35岁 (选调除外),具体的看公告~,但如果是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的考生,报考的年龄要求会被适当的放宽。3. 报考地点:在校生:大三级以上年级在学校所在地报考,其他人员在户籍所在地报考。4. 报名流程:笔试报名是网上报名,唯一需要上传的就是一寸电子版照片,其他都是在网上按照流程报名,提前确定自己报考科目和类别,还有检查自己是否符合报名资格。5. 报考材料: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等。6. 考试科目:从难度来说:高中教师资格证最难,初中其次,小学和幼儿最简单。五、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查看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2. 确定报名时间,别错过报名。3. 了解报考流程,顺利报名。4. 下载好适合的报名浏览器。5. 准备好报考材料。6. 谨慎选择教师资格证学科。六、一般而言,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准备以下几类材料:1、在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需要准备居民身份证(需在有效期内)、个人户口本或集体户口证明以及毕业证书。 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当地招聘机构的要求,提供其他相关材料,例如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书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国考是全国统一时间考试,省考不是统一时间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个科目顺序安排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共考科目一和科目二两个科目,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证笔试共考三个科目,分别为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试时间为上午9:00至11:00,科目二考试时间为下午13:00至15:00,科目三考试时间为16:00至18:00。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分区科目,考生的考试安排按照自己的准考证为准。
教师资格证考试前的注意事项
1、“三证一表”缺一不可。
提前准备好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本人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
2、考前饮食须注意。
考前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期间的饮食切记辛辣油腻,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其它身体不适,会影响考试发挥。
3、准备考前用品。
教师资格证考前一定要再次检查一下考试用品是否携带齐全。
4、考试时间要把控。
建议佩戴手表,好随时把握教师资格证考试做题的进度。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中学科三的考试时间均为2小时。
教资考试时间【不是】全国一样。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国考是全国统一时间考试,省考不是统一时间考试。已经有28个省市实行了国考,只有内蒙古、新疆和西藏没有实行国考,仍沿用原有的考试模式。
2012年之前,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主要针对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师范专业学校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
2012年后,教师资格考试纳入统考试点和省考相结合的模式。到2018年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入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主要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
2022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时间是10月29日,准考证打印时间是10月25-29日,教师资格资格证笔试采取纸笔化考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
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