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网络试题

feion1992024-07-24  3

1.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有()。A.教育教学权B.评定学生权C.体罚学生权D.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2.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3.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4.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5.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以业余为主B.以国外学习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参加辅导为主聚师课堂解析:1.C【解析】教师没有体罚学生的权利。2.B【解析】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3.C【解析】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的。4.D【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5.A【解析】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以业余为主。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填空(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中,__________是主导性的要素。

2.现代社会中“拔苗助长”的教育案例很多,它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3.历史上教育制度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_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模式主要有专制型、__________、民主型。

5.教学大纲又称__________,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________、系统化与具体化。

7.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的成败经验。

8.________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9.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________。

10.课堂的三大要素是学生、学习过程和________,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是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本能的无意识模仿。( )

2.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理论属于实用主义教育流派。( )

3.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 )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

5.老师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

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个性心理特征。( )

7.条件反射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

8.首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

9.维果斯基提出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

10.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观察学习。( )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个体身心发展

2.课程

3.诊断性评价

4.性格

5.学习动机

四、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答案

1、填空题

1.教育者 2.顺序性 3.非制度化教育 4.放任型 5.学科课程标准 6.抽象与概括 7.个体自身行为 8.学习迁移 9.陈述性知识 10.学习情境

2、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名词解释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2.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 )。A.例证 B.外延 C.名称 D.属性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4.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增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5.“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聚师课堂解析1.【答案】A。2.【答案】B。3.【答案】A。解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4.【答案】B。5.【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宗教神学的教育目的观。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jiaoshi/8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