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背影面试真题

feion1992024-07-24  0

教资结构化面试真题:许多老师教案直接用网络上的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 信息时代下,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授课,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但直接用网络教案并不可取。

2. 过度依赖网络教案,是教师思想上的“懒惰”。长此以往,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会下降,这不利于教师的进步。

3. 此外,网络上的教案不一定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所以照搬照抄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4.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要理性利用网络,要懂得学习和借鉴,更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设计,这样才是合格的教师。

以上就是关于历年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正在备考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的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教资考试备考指南、历年真题、考试干货等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语文《春》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温故知新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并说说景物有什么特点?如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出春的清新明朗;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春江水暖,生机勃勃的意境,以此导入新课。【板书: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在聆听、观察画面中理解课文意境。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明确: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3.概括本文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内容。

明确:总分总结构。各部分内容分别为:盼春、绘春、赞春。【板书:盼春、绘春、赞春】

(三)深入研读

1.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小草、果树、风、雨、风筝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绘景物的?结合喜欢的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中的“钻”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草破土而出的蓬勃之势写得生动俏皮,展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就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而“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也使文章更加有韵律之美,更细致体现了春草的生机勃勃。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闹”字将蜜蜂人格化,非常贴切。这样的描写既表现出声响,隐含着一片喧闹沸腾,更寓意着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句运用了叠音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叠音体现了声音美和语感美。“在雨里静默着”是将房屋人格化,将蛰伏了一冬的房屋描绘得更富有灵性,装点着烟雨初春的乡村。【板书:修辞手法】

3.小组讨论:除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者还调动了各种感官。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作者描写景物时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如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调动触觉,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且生活化,写出了春风和暖轻柔的特点。又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是调动了嗅觉,写出了春风清新的特点。又如作者写清脆婉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是调动了听觉,这些是春天特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动听的春日交响曲,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板书:调动感官】

4.课文的最后三段,作者是如何赞美的?

明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用娃娃、小姑娘、青年的形象突出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以此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四)拓展延伸

举办朗诵比赛,看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明确: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包括重音、节奏、停顿、语气等方面。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老师总结,作者通过运用多种手法描绘春天,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作者描写春天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初中教材中还选有朱自清的哪些作品?请简单介绍一篇。

【参考答案】

初中教材中还选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篇散文,开头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在回忆往事中追述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真挚感情。接着抒发自己与父亲分别后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与开头相照应,直抒胸臆,表达情怀。

从全文来看,父亲处境凄凉艰难,内心悲痛难过,苦不堪言。但仍沉着平稳,还劝慰儿子不必难过,偏要到车站送儿子。他体态蹒跚,样样事情还要自己干,心甘情愿为儿子做一些琐屑之事,老境颓唐却惦念儿孙。作者起初对父亲缺少理解,抱怨并暗笑他有点迂腐,后来才转变为对父亲的理解,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进而抒发了对父亲的真挚感情。从艺术性来看,这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这也是朱自清先生一贯的文风。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授课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品评文章阅读的语言美的?

【参考答案】

①分析语言美,要重视整体把握。一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二是整体把握文章语言风格和语言美的特色。

②分析语言美,要重视微观解剖,要重视修辞现象。对语言中的修辞现象,要能指认其名称,熟悉其一般性的特点和在文章中显示的特点。例如本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中的“钻”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草破土而出的蓬勃之势写得生动俏皮,展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就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而“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也能够让同学们读来体会到韵律之美。

③分析语言美,要重视训练和积累。学语文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品味语言美也是如此。

1、围绕“情”字的记叙文,情,是永恒的主题,一个人有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如亲情,友情,师生情,代表作有:朱自清《背影》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一封信》2、讲述人生哲理的议论文,初中是学生定性的时期,语文就是最好的引导,教学生在品德上陶冶自己,在生活上锻炼自己,养成好的习惯是语文老师的职责.议论文学生会感到很枯燥,所以招聘老师一定要考虑老师的活跃性,如:梁启超《敬业与乐业》3、传授知识的说明文,初中语文也要传授知识,但是由于说明文与记叙文一样也是枯燥的,所以也要注意形式上的变通,而不单纯是“填鸭式教学法”.代表《故宫博物院》4、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如郦道元的《三峡》《论语十则》《孟子两章》Ps.大方向对了,试讲就不难了.建议先浏览教材,教参,熟悉重点.如果觉得答案好,就选为满意答案,。

真题列举: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选修课的,《论肚量》 游褒禅山记 答辩你对逍遥游怎么理解?

《故都的秋》的一道课后思考题,示范赏析一首关于秋的诗文

《荷塘月色》朗读课文并讲第五自然段

《拿来主义》片段板书,用到的写作方法。

《祝福》研讨与练习三,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荷塘月色》第四段设计活动讲授叠词用法,荷塘月色中写景的文字,要求是范读,鉴赏品读文中的方法,适当板书,十分钟左右。

《氓》带领同学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用兴(?)手法的句子;解释文中用兴手法的这些句子。

闻一多《葬歌》,给出了诗歌全文,请你选择一节板书,范读并组织一个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朗读。

《鸿门宴》中第三段,首先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讲解出三个词语或者字的词类活用。

试讲其实就是看你的临场发挥能力

首先要自信,要能够把握文中最关键的地方,做到主次分明。

古文是最枯燥的,但它的亮点就是实虚的把握,和一些活用及句式。

现代文就是要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文章是怎样把这一主旨凸显出来的,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及变现手法。

科技文要注意关键词,比如有些是便是程度的词语。

诗歌的意象很关键,把握意象就能很好地了解诗人的情感。但诗歌的意象往往伴着表现手法出现。记住你要有一定诗歌意象的积累,在讲的时候能够向外拓展。

作文,找一下高考作文点评。

虽说只是15分钟,但你要准备好两节的量。这样你才会有信心。祝你成功!!!

高考考试说明里会的详细内容

下面是江苏的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语文: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

简答题、表述题、要点归纳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必考内容

1.语言文字运用,4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表述题。

2.古代诗文阅读,6题,37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题9分,古文翻译题10分,古诗词鉴赏简答题10分,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3.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4题,20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3题,18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4.写作,1题,70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 易30%,中50%,难2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jiaoshi/8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