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哪个老师的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m7BsW4CS3aYK9S1visshg 密码:8nw1
没有胡东的吧
钱铭:男,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Macromedia 全球认证多媒体工程师、CAXA讲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信息安全管理员、劳动部高新技术认证高级平面设计师、动画师、网页设计师。作品《俭能廉》参加全国首届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获平面类银奖,刊登于《人民日报》;本人及指导学生多次获省、市计算机技能竞赛一等奖。参加中职教材《中文IllustratorCS案例教程》全部案例编创。黄燕虹:女,大学本科学历。美术专业讲师、省级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双师型教师。2001年在华侨大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脱产进修。2007年参加福建省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多年来一直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并担任学校美术教研组长,成绩优秀,连年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9年与2010年培养的学生参加第一、二届中等职业学校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均摘取一、二、三等奖奖项。金明:男,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高级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钢琴学会理事、三明市钢琴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特约教研员。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任学校音乐教研组长和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中心组副组长,成绩优异,荣获钢琴考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黄艳娟:女,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三明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幼儿师范专业声乐、合唱指导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认真钻研业务,灵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因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市级声乐、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陈立明:女,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高级讲师、国家级旅游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福建省旅游专业骨干教师。2001年在华侨大学旅游专业脱产进修,2007年参加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多年来一直从事音乐专业和旅游专业的教学工作,并任校旅游学科教研组长,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与管理能力。撰写的论文在全国“高教杯论文大赛”获得三等奖,先后被评为三明市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三明市优秀教师。陈子娥:女,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高级讲师、三明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幼师专业音乐学科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2004年指导学生庄晓敏参加三明市声乐比赛获得二等奖。,2006年指导学生钟黎参加三明市声乐比赛获得二等奖。魏珠凤:女,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高级讲师。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教育研究会会员、福建省声乐考级考评员、福建省旅游学会理事。2001年在华侨大学旅游专业脱产进修,2007年参加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多次开设省市级观摩课,撰写的《论创新教育与职校音乐教学》等多篇论文在CN学刊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声乐比赛,获得国家级银奖和省市各级奖项,培养的学生多人考入音乐院校。多次获得各级“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和管理能力。谢晓卫:女,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高级讲师,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三明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钢琴专业教学工作,潜心钻研业务,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考级与比赛,成绩优秀,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被评为中央音乐学院校外考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黄文丽:女,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高级讲师、福建省音乐协会和钢琴协会会员、三明市钢琴协会会员。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长期从事音乐、钢琴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福建省钢琴技能竞赛一等奖,多篇钢琴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曹俊岚:女,大学本科学历。音乐专业助理讲师,三明市舞蹈家协会会员。具有舞蹈教学、音乐教学和演讲等方面的特长。现为学校舞蹈教师,潜心钻研业务,认真教学,精心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参加三明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比赛,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参加三明市舞蹈比赛获得二等奖,参加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师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 2009年在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三明市党员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郭孝丽:女,舞蹈专业助理讲师,中国舞等级考试考评员、福建省舞蹈家协会会员、三明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三明市精神文明讲师团讲师、三明市职工音乐和舞蹈协会副会长。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专业技能娴熟,舞艺精湛,擅长编创舞蹈,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省市级各类舞蹈大赛和文艺演出一、二等奖。曾任市歌舞团舞蹈编导、市职工艺术团舞蹈编导和市拉丁舞教师。先后荣获省优秀青年教师、市十大艺术新秀和优秀指导教师称。、胡东:女,大学本科学历。助理讲师、三明市舞蹈家协会会员。1988年开始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模特表演教学工作,参加三明市舞蹈教师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与演出活动,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一、二届中等职业学校省市职业技能大赛,荣获银奖、十佳模特、最佳上镜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亲和力奖。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艺术团优秀指导教师。李应文:男,大学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高级讲师,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考评员,三明市计算机专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课程的教学工作近三十年,参加过多次高校计算机专业进修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多篇专业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在省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领域中享有较高声誉,并任重要职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吴小梅:女,大学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讲师,三明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会员,学校电脑教研组长,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考评员,常年担任计算机专业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研能力。陈秀萍:女,大学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讲师,拥有高新技术办公软件高级证书和微软MLC办公专家证书,熟悉Windows 操作系统及Visual Basic、PASCAL等语言,擅长办公软件各项操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张平优:男,大学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助理讲师。从事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教学工作,参加中职学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获全国二等奖、全省一等奖、全市一等奖等。2008年参加福建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取得动漫绘制员高级证书。林志彬:男,大学本科学历,讲师。多年来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丰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参加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获得“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谢云花:女,大学本科学历,语文高级讲师,三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从教三十年来,在幼师专业语文、普通话口语、儿童文学等学科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母语情怀、语文素养,以丰富的教学激情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将理论讲解、作品分析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彰显扎实、灵活、人文、激情的教学风格。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演讲比赛获得优异成绩。教育教学效果得到同行的赞许,深受学生的好评。曾任三明市职业中学语文教研中心组秘书长,多次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研讨会及语文学科会考试卷命题工作。在教研教改中能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审视、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职校亦应注重素质教育》等20多篇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在(CN)级刊物上或参加国家、省、市级优秀论文汇编、交流、评选获奖。从教以来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三明市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9年荣获市级“三八”红旗手称号。李琼:女,大学本科学历,语文高级讲师,三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从教29年,一直担任语文、幼儿文学和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工作。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导入教学,以学生的专业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语文、专业、人文、个性于一体的综合素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型的整合式教学风格。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本学科教师中有较高的威望。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工作和教研能力。曾任三明市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研中心组副组长,福建省职业中专学校教学委员会理事等职。多次参加福建省职校生录聘干部考试、毕业会考命题工作。2000年参加我省高职升学考试《考试大纲》、语文复习提纲和模拟试题的编写、制定及省首届高职升学考试命题工作。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多篇论文发表在CN杂志上。多篇课题研究报告在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论文评选获奖。从教以来多次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省优秀青年教师、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研员、三明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庄桂梅:女,大学本科学历,语文高级讲师。现任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中心组副组长。长期担任综合高中、幼师专业儿童文学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启发式情感型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谈情感和教育教学的关系》等论文发表在《福建教育》杂志上。07、08年所撰写的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发挥海峡西岸经济交流合作先行区作用,加快促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通过省级审核交流汇编,其中07年课题得到市委书记叶继革的重要批示。本人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市级作文比赛、模拟现场应聘比赛一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区、校优秀教师称号。林碧英:女,大学本科学历,语文讲师。长期担任幼师专业语文、幼儿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能结合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及专业特色,灵活设计每一堂课,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善于激趣引思、注重互动生成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深受老师学生好评。能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教师下水,示范作文》、《职专学生“偏食”现象透析》等多篇论文发表在(CN)级刊物上或参加省、市级优秀论文汇编。历年来,多次指导学生作文获市级一等奖,也连续多年获得区、校优秀教师称号。黄萍:女,大学本科学历,语文讲师。十几年来,从事幼师专业语文、普通话口语、儿童文学等学科教学工作,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演讲比赛以及普通话等级测试辅导等,均获得优异成绩,教育教学效果深受师生好评。现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研能力。历年来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王大鹏:男,大学本科学历,物理助理讲师,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高级操作员,拥有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擅长普通物理、无线电基础及办公软件等教学,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曾获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江秋金:男,大学本科学历,物理讲师,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擅长计算机、物理、电子技术等学科教学。参加过3次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2002年被评为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多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黄桂梅:女,大学本科学历,讲师、国家级高级茶艺师、高级公关文员、茶艺专业省级骨干教师。2008年参加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关礼仪、茶艺、德育课程教学工作,并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工作。2009年与2010年培养的学生参加第一、二届中等职业学校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团体第二名和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陈林:男,大学本科学历,助理讲师,旅游管理专业省级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导游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赵薇:女,大学本科学历,助理讲师、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多年从事茶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2009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届技能大赛获得茶艺表演团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2010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技能大赛获得个人茶艺一等奖、参加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技能大赛个人茶艺优秀奖。赖华玲:女,大学本科学历,会计讲师。擅长财会专业教学,对会计学科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多次获得三明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李炜:女,大学本科学历,会计讲师。对会计学科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坚实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担任高职毕业班会计专业教学,所任教的高职班高考考试上线率达95%以上。2007年参加省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连续多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论文在CN杂志上发表。吴伟林:男,大学本科学历,会计高级讲师,任三明市珠算协会理事。擅长财会专业教学,在教学中能及时把握财经法规制度,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在珠算技能教学方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特色,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珠心算简明教程》。黄淑芳:女,大学本科学历,会计讲师,获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长期担任会计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财经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08年荣获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陈敏海:男,大学本科学历,商贸讲师,三明市中等职业学校商贸专业中心组成员。擅长财经专业物流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熟悉了解商贸专业各学科的发展动向。2007年参加全省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多次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蒋秀清:女,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学、心理学高级讲师,三明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建省心理学会会员,三明市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员,三明市市民学校总校讲师团讲师。擅长心理学教学,长期担任幼师专业和高职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多次荣获三明市、三元区、学校“优秀教师”的称号。章丽萍:女,大学本科学历,体育高级讲师。多年来担任幼师专业的体育课程和幼儿卫生教学,在幼儿体育活动教学方面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特色。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石丽娟:女,大学本科学历,体育讲师。专修艺术体操,擅长艺术体操教学,多年来担任幼师专业体育教学,有较丰富的形体、艺术体操教学经验。个人曾获得省赛亚军、全国赛第七名的成绩。张鑫萍:女,大学本科学历,酒店理论讲师。12年上任,首次担当12级酒店美容班。
第一代模特在哪里文/王慧兰 陈洁瑾提起时装模特,人们总是会想起光鲜的T台秀,想起穿得越来越少的顶级模特大赛,想起陈娟红、谢东娜、马艳丽这些名字。可是在28年前,当满大街都是蓝白灰的海洋时,有谁能想到今天这个繁荣的模特行业呢?朴树在《那些花儿》里委婉地唱道:那些年轻的女孩,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这让我们想起了28年前的那些模特们。徐萍、柴瑾、史凤梅、裘丽萍、侯林宝、管胜雄……正是这些已经让人淡忘的纺织厂工人,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从而构建了这个新的行业。这些曾经聚焦在镁光灯下、走在T型台上的年轻人,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是如昨日般的五彩斑斓,还是淡出T台后的返璞归真?带着遐想,我们特意找到了其中的几位,听他们讲讲过去和现在的故事。第一批模特只讲感觉不讲三围1979年,当时18岁的柴瑾高考失利,被分配到了上海衬衫厂工作,她的心里很难过,不知道是否还能实现做时装设计师的梦想。虽然母亲为她报名上了夜校,学习会计,希望她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有份稳定的工作。她听了母亲的安排,可心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当然,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在中国时装界正发生着一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大事。1979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上海传来了一个消息,法国的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要到上海进行时装表演。可以说正是这次演出改变了柴瑾生活的道路,当然也改变了另外18个年轻人的命运。当时对观看皮尔·卡丹时装表演的人有三个规定,一个是专业对口,第二个规定就是要记录姓名,第三是票子不得转让,可见这表演有多难得一见,并不是谁想看就能看到的。当上海的时装设计师看到一件件时装在活生生的模特身上生动地展现的时候,他们被震撼了。他们才意识到以前把衣服穿在衣架子上展示是多么死板,一旦这些衣服被模特穿上身,才显得生动、形象起来,才真正显现出衣服的美感来。上海服装公司一些领导也看了这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萌发了也组建一支时装模特队的想法。后来跟纺织局的领导汇报后,得到了批准。但是对于模特这个词,上级领导还是有意见,觉得模特是外国的称呼,有点低级趣味,所以就改名叫时装表演演员。有了这个初步的构想后,时装表演队开始选人了。从哪里选呢?上海服装公司下属有80多个工厂,直接从厂里挑选最方便。于是,中国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确切地说是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就这样诞生了。但是怎样挑选时装表演的演员呢?现在人人都知道选拔一个模特的要求能列出详细的一大窜,从身高、体重、三围,到腿长、背阔等等,一系列苛刻的要求让人觉得模特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职业。可在那时,在中国还没有听说哪里有时装表演队,上海时装公司的这支时装表演队可谓开了先河。既然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支,自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照,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学习,从组建时装表演队的领导到特地从上海戏剧学院请来的形体老师,他们都是模糊的,他们都不知道时装表演是什么,他们只有借鉴国外的经验,自己慢慢摸索。他们知道国外模特人都很高,人高穿衣服才漂亮,可多高才算高?以前服装厂做出的样衣都有固定的尺寸,三围、衣长、袖长等等,难道要按样衣的尺寸选演员吗?那样似乎太难了,怕是找不到能符合各项标准的。最后,领队徐文渊和几个领导商量决定,只要挑身材高挑的,模样尽可能漂亮些的,就算符合标准。在当时,身高有164、165公分就算是高的了。所以在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第一支时装表演队的队员都是靠领导目测挑选出来的。当时选演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领导主动去找,而不是演员自己主动应聘。毕竟时装表演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并不是每个人的思想都能接受的,尤其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要将它作为职业。所以领导们只是在暗中挑选,到各个厂,各个车间里去挑,并没有做大肆的宣传。被选中的人,领导首先要问他自己是否能接受,其次还要考虑他家里人是否同意。当时,柴瑾刚刚上班两个月,一天忽然有人通知她去厂长办公室。她觉得很奇怪,自己才刚进厂,厂长怎么会找她呢?柴瑾身高171公分,人瘦瘦的,长得又漂亮,厂长跟她说了时装表演队的事,问她是否愿意参加。柴瑾听说参加时装表演,以后还有机会学习服装剪裁设计,就一口答应了,虽然她知道思想保守的父母可能会反对她抛头露面,在那么多人面前走来走去地表演。父母觉得,女孩子应该找份安定点的工作。她只好回家先跟两个哥哥说了,好在哥哥们都很支持她,让她去尝试一下。后来父亲也知道了,因为父亲是轻工业局的,知道这支时装表演队的意义,所以虽有些不乐意,也不好多说什么。母亲知道她参加时装表演队,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她每天照常出门上班,其实是去时装表演队参加训练,有时晚上有演出,她就说去读书,就这样瞒了母亲很久。时装表演队的其他队员都是像柴瑾这样被选进去的。有些人曾经也做过思想斗争,家里也有过反对意见,但一来这份工作是一种新的尝试,二来这也是组织的工作安排,所以最终也就参加了。但确实也有因为父母反对,被选中而没有参加时装表演队的。登峰造极时的淡出因为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所以注定了他们的特殊,但他们原本又都是普通的工人。身高在现在看来很普通,离做模特的要求根本还差一大截,身材也不算标准,可他们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当然他们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每天踩着高跟鞋练形体,为了苗条些还要控制饮食。那时,社会上可不流行减肥,如果不是为了这份工作,他们大可不必受这份罪。在公司内部的一次次演出,他们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掌声,虽然也曾引来不少的非议和不解。在上海友谊会堂(如今的上海展览中心)演出的时候,有一件露肩膀的服装,当时哪个演员也不肯穿。那件衣服其实在现在看来还算是很保守的,它整个一身是裹在身上的,就是一只臂膀露在外面,后面有一根飘带拖在地下走的。后来这件衣服安排给队里的徐萍穿了,因为徐萍算是思想比较开放的。但是演出这天,徐萍送了两张票子给父母。当父亲知道女儿今天要穿一件暴露的衣服出场,当即就吵到了后台,怎么也不肯让女儿穿这衣服出去。父亲也有理,他觉得今天露胳膊,明天就可以露大腿,如果这样子的话,女儿不就学坏了?今后怎么在社会上做人呢?徐萍只好跟指导老师商量,最后老师想了个办法,把拖在地上的带子缠到徐萍的肩上,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可见当时的人,思想还是非常纯朴的,对于时装表演的评论还是有褒有贬的。可是直到1983年一次特殊的演出,让这支时装表演队成了万众追捧的焦点。柴瑾也是这时才不得不把自己参加时装表演队的事情告诉母亲的,因为这次他们要去北京演出,第一次出家门,她没法再瞒母亲了。作为党员的母亲虽然还是希望女儿能做会计,但这次演出意义重大,所以也只好同意了。1983年的夏天,时装表演队被邀请到中南海小礼堂演出了两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时装表演走进中南海。这次演出使得这第一代的时装表演队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新颖的时装,精彩的表演》一文介绍他们的演出。后来,根据第一支时装表演队的故事还拍摄了一部电影《黑蜻蜓》。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进中南海表演是第一代模特最辉煌的成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成绩,他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多了,要求也提高了,也意味着他们第一代人的使命就快结束了。1984年后,时装队开始面向社会招人。很快,那些年纪更轻,身材更好,学历更高的模特们就加入到了时装队中,取代了第一代模特们的位置。其实在这以前,时装队也陆陆续续在调整一些队员,毕竟在当时有一些人的年纪已经30岁了。公开招人以后,对第一代队员的冲击就更大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离开了时装队。曾经历过辉煌的成绩,却又回到平凡的岗位,心理上的落差是难免的。但是这种落差并没有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当时当地,人们的思想就是那么简单。参加时装队是组织需要,离开时装队也是组织安排。在还没有走入市场经济的年代,模特们的收入和普通工人一样。“每个月就30几块钱,最多就是比别人多2角5分的晚餐费。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模特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工作,并不比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好多少。”管胜雄就是在那个时候离开时装队的,他后来被单位派到深圳去工作,对他来说,这样的选择比留在模特队更好。很多队员也和他一样,组织上为他们安排了更好的工作,所以退下来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损失什么。有人退,自然有人进。吕红忆就是在第一批招聘时进入时装队的,她身高170cm,拥有本科学历,还是一个医生。在常人眼里,这样好的条件去当一个模特,真是有点不值得。但是吕红忆就是看上了模特行业的潜力,辞职后一心一意投入到时装队。事实也证明了,她的这个选择具有正确的前瞻性。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人不可能以全知的角度了解全貌,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判断和解决问题,或者渐渐看清了其中的真相,却又事过境迁。那些离开的老队员们,当然是料想不到时装队日后的发展。徐萍和柴瑾是队里最年轻的两个女孩,她们没有离开时装队,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1984年,时装队出访香港,紧随着又去了日本、美国、欧洲,这样的际遇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模特们用的化妆品再也不是国产的,而是世界顶级品牌的;收入也不再是以前的几十块,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徐萍回忆说:“到香港时,霍英东先生特别喜欢我们,送的金卡就是上万块。”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只有几十块,而徐萍已经是个几万元户了,人家都叫她小富婆。走的地方多了,眼界自然也不同了。在香港时,徐萍在霍英东媳妇朱玲玲的陪同下烫了一个大波浪发型,回家后她的父母看了吓得不轻,再三叮嘱她要收敛一些。可是,随着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跑的地方越来越多,见的老外越来越多,模特的生活阅历已经大大超过了他们身边的同龄人。1988年,徐萍也到了退出时装队的年纪,单位帮她安排了留队任教的工作,但她就是不愿意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她成了第一个自动辞职的人。很快,徐萍自费去了日本打工。两年后,她又用赚来的钱承包了上海第一支私营时装模特队,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事业。柴瑾的情况和徐萍差不多,1988年离开模特队后,她选择了自费去美国留学。起初的志向是做一个服装设计师,后来在一堂经济学选修课上,她听了教授讲的关于买房升值的故事,就转而学了房产专业。1995年,她在美国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做起了房产买卖的生意。可以说,时装队让徐萍和柴瑾看到了一个大千世界,她们日后的生活发展与时装队的兴起和红火是分不开的。后来的那些第二代、第三代的模特们都受益于此,他们享受到了第一代模特们没有享受到的经济利益和行业机遇。那些花儿今何在如今,模特已经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在全国范围内,有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华人风采模特大赛、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和国际模特精英大赛等,而各个省市以及知名企业举办的模特比赛更是数不胜数,许多年轻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陈娟红、谢东娜、马艳丽、瞿颖……这些号称中国最早期的时装模特们,也都成了时尚界的大明星。回头想想,那些真正的第一代模特们已是悄无声息。正如朴树在《那些花儿》里委婉地唱道:那些年轻的女孩,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为了找到28年前的那些花儿,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从上海服装公司,到当年的戏剧学院老师,再到其他的同行媒体……他们的回答都是:好多年不联系了,嫁人的嫁人了,出国的出国了,做生意的做生意了。他们不像后面的几代模特,嫁老外,傍大款什么的,他们也就是过着一般人的生活。曾经如此辉煌的一代模特们,现在却找不到了踪影,也没有任何档案记载,这多少让人有点失望,有点无奈。终于,在兜兜转转了好几个圈子后,我们见到了其中最年轻的两位。和徐萍见面是在一个很简单的咖啡馆里,她指着隔壁的一个高档楼盘说:“我家就住在里面。”徐萍的老公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制片,两人在1995年结婚,没有孩子,日子过得很满足很惬意。当年在时装队时,徐萍就被称为“性格演员”,为人直爽开朗,思想开放,敢作敢为,这20多年来,她的性格始终没有改变。她说不生孩子就是担心身材走样,担心操心太多过早变老,这个决定在结婚前就和丈夫说好了。离开时装队后,她不习惯朝九晚五地上班,所以一直自己做老板,涉足过的行业很多。这两年和朋友一起合作,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生意还不错。岁月在她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她的身材仍然纤瘦,观念仍然前卫。她保留着每天用世界顶级化妆品的习惯,也喜欢像年轻人一样去衡山路的酒吧喝酒。约到柴瑾也是纯属偶然,因为别人都说她嫁到了美国,早就不在上海了。没想到我们试着拨电话竟然通了。柴瑾的生活过得很休闲,生活在美国的她,现在常常来上海度假。问她在美国每天都干些什么,她笑着说:“去海边骑自行车,打高尔夫球,做瑜迦……”保持身材,保持健康成了她日常的工作内容。不过在采访之前,她就说明自己只说关于时装队的事,不说个人的事情。问她手上的戒指是不是代表已婚,先生是做什么的,她只是微笑地说:“戒指是乱戴的,不代表任何意思。”柴瑾在美国有好几处房产,前些年又在上海置业,现在就做房产生意。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代模特是神秘低调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远离了这个行业,平静地生活着。联系到他们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联系到后,他们不愿意面对媒体的镜头,是一件更让我们为难的事。老人们常说:各人有各人的福气。确实,第一代模特中没有成腕成明星的,也没有嫁老外傍大款的,人到中年,他们有的身材发福了,有的退休了……享受不到什么荣耀,也没有多少金钱,但是他们依然共同享有20多年前的那份荣耀,那份回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徐萍说队员们之间会不定期地在一起聚会,去年他们还一起为当时的形体老师邬臻清办了80岁的大寿。他们常常在一起说说当年的那些事情,怀念过去那段既可笑、又可爱的经历。如今,那些花儿散落在天涯,但是情谊常在。年,国际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先生率领法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时装表演。“时装模特”的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国。1980年,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时装表演队成立。“时装模特”在中国诞生。1986年,中国模特石凯以私人身份参加第六届国际模特大赛并获特别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模特大赛中。1987年9月,中国时装表演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时装节,轰动世界时装界。1988年8月26日,北京广告公司时装模特队的彭莉,在意大利举行的“1988年今日新模特国际大奖赛”中夺魁,首次为中国获得了国际模特大赛的冠军。1989年秋,上海举行了“中国迅达杯时装模特大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模特比赛。1995年,第四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冠军谢东娜荣获“世界超级模特”称号,这表明中国模特的水平已得到世界承认。1996年,纺织总会和劳动部联合颁发《服装模特职业技能标准(试行)》。服装模特成为国家正式承认的一种职业。1998年7月,“新丝路精英模特大赛”在北京举行,岳梅夺冠。1998年9月,岳梅闯入“1998世界精英模特大赛”前15名。1999年5月,“世界男模特大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胡东代表中国男模特参加比赛,闯入“十强”并获“最佳表演奖”。1999年7月,全国16家模特经纪公司联合发起并组织签署了《中国模特经纪人北京协定》,提出“模特资源共享”的经济合作意向,“模特经纪人”浮出水面。2002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行的“世界模特小姐大赛”总决赛上,中国选手阎巍从来自世界40个国家的模特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