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该项交易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因为合并方(购买方)对被合并方(被购买方)达到控制的情况下形成的。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企业合并方式以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购买方对被购买方没有形成控制的情况下而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比如说持有被购买方20%的股权时,并没有达到控制,而这个时候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是 除企业合并以外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反取得60%的股权并且达到控制的话,这个时候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请在此输长期股权投资涉及到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合并报表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抵销分录,实际上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抵销分录的基础就是权益法的处理方法,只要掌握了权益法的处理精髓,那么黑那个报表中的追溯调整分录就一点难度也没有,至于抵销分录本身就是固定的分录,按照固定格式写上以后抄数字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合并报表的集团角度思维和子母公司个体角度思维的转换,从集团角度来说,母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的股票,之后确认损益本质上并不影响集团的损益,因此这部分多确认的损益就因该在集团的角度上抵销掉,而合并抵销的主要思想就是权益法的概念,因此掌握合并抵销分录的关键在于掌握权益法的处理实质。这里强调一个问题:权益法追溯成本法不需要考虑子公司的内部交易,因为权益法只考虑联营企业(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这两种情况下的内部交易,而对于子公司的内部交易自然有单独的抵消分录来解决,说到内部交易需要掌握下面的分析思路。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区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区别就是,企业合并达一般持股份额达到了控制,单从持股比例上看,企业合并持股比例会在50%以上,持股比例50%以下的就是非企业合并,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控股合并的控制形成母子公司。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10-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合并对价的公允”入账。什么意思?就是你付出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等的公允价值就是你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即固定资产720*1.17=822.4万,以及承担债务40万。合计882.4万元。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结转,确认相应的损失或收益——其实就相当于把固定资产卖掉了,只不过得到的不是现金,而是长期股权投资。至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实际上是干扰项,如果是重大影响的权益法核算,需要去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去比较,初始投资大于的不确认,小于的确认营业外收入。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合并初始投资成本在个别报表上不用管与公允份额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