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会计监督培训课件

feion1992024-07-25  3

一是提高会计监督地位,完善会计法律体系。我国新颁布的《会计法》加快了会计法律体系建设的步伐,应进一步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职责和权限,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使违法违纪行为遏制在会计工作初始阶段,将会计监督落实到基层,放在会计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货准则,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同时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并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改革企业二元领导,实行财务部门垂直领导。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就是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防止经济腐败,隔断会计造假的环节和载体,及时纠正和防止经营决策失误与经济舞弊,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与制度化,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强化法人会计责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发挥作用。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定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严格进行财产清查,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计等措施。并在实施电算化后及时适应新的环境、更新控制措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社会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师事务所,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督促企业加强财务监督,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四是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保障会计监督实施。要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制度有效实施并发挥功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帮助解决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会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要带头执法、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不干预、阻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要确保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五是建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体系。要建立以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核心,有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参加的多层次财务会计责任制,一般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或经理)负责,保证记录完整、凭证有效、计量合规:财务总监(或经理)对领导或经营班子负责,认真审核会计资料,确保账证、账账、账表相符;企业领导则要为财务部门行使监督职能提供便利和支持,并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保证披露的信息客观、真实、可靠。六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其次,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讲诚信、说真话,这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并为之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及时更新知识,适应形式;最后,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一)强化对会计监督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始终致力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的宣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会计监督职能的加强。就企业来说,一方面,应当增强企业财会人员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守法意识,将正确的理财观念树立起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不断的宣传法规知识、法律知识,使其能够全面地了解会计法规所涉及的内容,从而做到正确且合法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将企业文化中的会计文化作用发挥出来,把会计切实纳入企业文化中,在企业的全体员工中普及会计流程、会计依据和会计职能,尤其是供应、销售等与经济业务联系紧密的部门,要使他们真正地了解会计基础知识诸如基础会计实务、会计法律等,保证会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涉及到合理的会计程序及会计政策、健全的账簿制度、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定期的盘点制度以及科学的预算制度。要想切实地将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起来,那么就需要将所有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工作人员分离开,实现督促、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在决策及执行重要经济事项中必须具备明确的制约、监督程序,明确清查财产的期限、范围以及组织程序,明确定期内部审计会计资料的程序。与此同时,还应当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全面的实施内部监督责任制,将内部监督的全过程和日常监督的特点发挥出来,以此实现连续不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内部监督的贯彻落实。(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国家以及社会均应当提供有力的条件、物力、财力和人力,对企业的会计人员加以培养,积极地鼓励会计人员自觉积极的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首先,应当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确保真正地在会计法律体系下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其次,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风险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将正确地分析判断做出,并且对相应的补救措施予以采取;再次,要适当改革会计人员资格考试的内容,由上岗资格考试至高级会计师考试,均需要对《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知识加以增设,总结归纳设计会计法律责任的内容,不仅要充分地彰显出国家对会计法律责任的高度重视,还应当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四)重视企业外部会计监督正是因为现代企业制度所具备的特性,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得以加大,而企业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有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监督的难度。为了能够充分地确保企业管理者、债权人、所有者和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只凭靠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和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加强外部监督主体的作用。比如,在社会审计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审查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粉饰和虚报会计信息的不良情况,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当严格地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使其能够依法且规范地行事。

来自中旭商贸服务中心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一)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二)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三)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四)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会计监督的现状(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二)会计法的宣传不到位(三)财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四)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三、会计监督职能的强化措施(一)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二)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建设(五)监理会计人员统一管理机构,完善会计委派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113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