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大涨

feion1992024-07-25  1

上市公司会计制度变更不一定是利好。

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有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按规定改变原会计政策,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更多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有的时候差错更正可能对所得税一点影响都没有。所以,严密的说法是:会计政策变更只会对递延所得税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但是前期差错更正(可能)会对两者都产生影响。当期所得税 是指根据税法口径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和会计政策无关递延所得税 是根据会计口径算出来的和根据税法口径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中间的差异,受会计政策和税法两方面影响。会计政策变更,不会改变税法,所以,当期所得税不会有影响。举个例子,企业买了个固定资产,根据会计准则,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年限3年;而税法规定要用年限平均法提折旧,年限5年。中间的资产计税价值和账面余额的差额,就会产生可抵扣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比如这一年会计准则修订,要求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改用年数总和法提折旧,年限10年。但是这个时候税法没变,还是直线法5年。所以,每一期按照税法口径要交的税不变,而会计折旧变了,那么就影响到了递延所得税。差错更正的情况,比如企业发现这个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该是100万而不是企业之前计的120万,那么中间的20万差异,是会影响到税法口径所得税计算的,所以,同样影响到了当期所得税。

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制度没有什么关系,会计制度中的某些条款的变动,例如折旧方法的变动只能影响公司费用的计算方法,使得费用的确认提前或者推后,并不能增加公司的总利润。所以它仅仅是一条中性的信息而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116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