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就是以这个个体来作为核算对象,单独建账,单独编制财务报表的个体。法律主体,按法律规定,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个体。如:一个车间,可以单独核算,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它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承担责任,必须以公司的名义签署合同等,所以,不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按制定部门和适用范围包括四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试最高准则。
2、会计行政法规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4、地方性会计法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会计规范性文件。只在本地区范围内适用。
注册会计师防范法律责任风险的措施:
1、严格执行审计准则:
判别注册会计师是否有故意欺诈或过失行为的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是否遵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因此注册会计师应熟练掌握准则的各项规定及其操作办法,严格依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业务,出具报告。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准则规范,不从事不能胜任的委托业务,不对未来事项的实现程度作出保证。
2、不代行委托单位管理决策的职能:
注册会计师不得以被审计单位一名管理人员的身份开展工作,不得代行管理决策的职能。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从事相关业务,是运用自己专业和经验的优势,指导被审计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或向被审计单位提供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建议或方案,对其经营结果进行鉴证,而不是代为行使相关职能。
3、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管理是会计师事务所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如果质量控制不严,很有可能因某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证明报告而导致整个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法律诉讼。因此,会讨一师事务所必须建立严密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并切实落实到每个人、每个部门和每项业务上,加强逐级复核力度,以降低执业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审计犯罪行为。
4、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坏境,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后续教育,以获得最新的知识。同时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谨慎方面的教育工作,在审计准则中,审计程序通常规定的非常明确,但它不可能解决在特定单位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足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注册会计师需要提交的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申请表》。
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书。
3,身份、学历、经历、专业技术职称证明。
4,从事2年以上独立审计业务的证明及业务总结。
5,所在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的工作证明及鉴定。
6,两份以上参与的审计业务工作底稿(原件及复印件)。
会计法律主体,通俗说张三告李四贪污,张三与李四都是会计法律主体,贪污行为是会计法律客体。准确说:会计法律关系主体是会计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会计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从理论模型图中可以看出,会计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主体、国家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其他单位、对会计信息有合法需求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这里需要指出一点: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成为会计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要具有法律规定的条件。如,会计研究人员在没有履行一定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研究,如果研究人员利用的是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研究结果错误,在此情况下,会计信息生成和报告者不需承担法律责任。要真正理解会计法律主体的含义,还应当澄清会计法律关系主体、会计法律主体、会计主体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会计法律关系主体不同于会计法律主体。会计法律主体是根据会计法享有法律地位,具有权利义务的主体。它是一种静态的表现,只是为主体参加会计法律关系提供了一种资格和可能。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加入到现实的会计关系中时,会计法律主体才成为会计法律关系主体。也有人从这个角度将法律主体分为两类,即法律联系主体和法律关系主体。(2)会计法律主体不同于会计主体。首先,两者界定的目的不同。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财务报表信息的反映对象,划清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反映的空间范围,而法律主体的界定是为了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其次,两者的范围不同。会计主体泛指任何有独立核算要求的个体,既包括法人,也包括合伙、独资企业甚至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而法律主体仅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个人合伙、独资企业通常认为不是法律主体,其法律责任由合伙人或者独资企业的投资人承担。但这两者,完全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上述可见,会计主体不同于会计法律主体,会计法律主体不同于会计法律关系主体。自然,会计法律关系主体更不同于会计主体。这一点,也可以从会计法律关系理论模型图中看出,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主体作为一个整体,只是会计法律关系主体中的一类。另外,会计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问题,相关法律都有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