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CPA人数

feion1992024-07-24  7

首先要看您的学习能力和经验,如果您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那么在会计行业必然是有所发展的

很多人在考CPA之前,最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开始考CPA的话,3年后考出来到底还有没有用?毕竟全中国的商业主体数量就摆在那儿,而一个注册会计师就可以签署无数的报告,大家都去考CPA的话,职业前景还会有以前那么好么?

一、CPA持证人发展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7年3月底,我国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达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达人,加起来超过22万人。按照今年注册会计师的报考人数估计,今年CPA的通过人数会比往年增加,注册会计师人数可能会增加至24万人左右。

不过在地区分布上,东西差异比较明显。华东地区注册会计师占全国总数的,单论非执业会员的话占比更高,为全国总数的。北京的注册会计师最多,上海的非执业会员最多。

相比较华东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高端财会人员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来,包括武汉、成都、西安等多地政府在吸引高端人才政策上,都把CPA持证人作为重要的人才标准。同时,北上广等地区依然在寻求高端财会人才的进驻。

这也充分说明,现有的CPA人才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CPA持证人在我国还存在很大的缺口,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而随着财会行业的变革伊始,会计证书体系发生变化,AI技术的运用更加成熟,财务人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跻身高端财务人就成为当前最好的选择。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CPA报考人数也必将持续上升,这也是财会行业发展到现在所必须面对的趋势,按照行业发展的交融以及新新行业出现的速度来看,未来CPA持证人的职能和工作可能会进一步拓宽。

二、职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CPA作为“中国财会第一考”,在中国的认可度极高,拥有唯一的签字审计权,是众多会计人奋斗的目标。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拥有CPA就是专业和高水准的表现。在财会领域工作,拥有CPA就有了话语权。因此,对于想从事财会行业的人员来说,考出CPA就意味着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注册会计师分为执业和非执业两种,在就业前景上也会有所侧重。执业注册会计师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注册会计师,一般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国际和本土两个选择方向。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以来都处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梯队上,也是很多财会专业学生的首选就业方向,对应聘者的要求比较高。不过近几年来随着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四大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渐缩小。四大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对专业并不会有很大的限制,不过在入职后就需要员工去考CPA了。

四大的就业前景不论是薪资,还是职业方向都是有很大优势的。在四大,CPA持证人的平均年薪一般在30—40万左右,如果能做到合伙人的位子,年薪百万也是很常见的事。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据中注协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已达8209家,其中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事务所有40家,前百家中也有44家的业务收入超过了1亿元。可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对于CPA持证人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

在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中,本土八大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近两年来,瑞华和立.信多次超过国际四大,挤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前五名中。选择本土八大对于CPA持证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一个方向。

除此之外,就是非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就业方向。几乎是高级金融机构或者是有高等财会职位的地方,就会有CPA持证人。

国有大中型企业:国企对CPA的重视程度很高,可能最开始入职的薪资水平比较低,但是考出CPA证书之后,在大中型国企的晋升速度会非常快,一般做到财务经理或者是财务总监的位子的话,平均年薪能达到30万左右。而且国企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工作压力也会比较小。

政府财务部门:很多政府的财务部门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统一的公务员考试,还需要有CPA证书,否则就没有面试机会。这足以证明,政府部门对CPA含金量的重视,以及对CPA持证人的需求。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对CPA持证人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以我国四大行之一的中行为例,中国银行在招聘高级客户经理、产品经理、资深投资顾问等高级职位时,在应聘条件里不仅对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还注明要持有CPA、FRM等证书。

投资银行:国外非常出名的投资银行就是大家熟悉的高盛、摩根以及德意志银行等,这些投行不仅在金融圈的地位极高,薪水也在很多人所不及之处。年薪加上年底分红的话,基本都在80—100万左右。国内投行的话,通常是以券商的某个部门的存在形式出现的,中信证券的投行部在业内就比较有名,因此对应聘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咨询公司:咨询公司的话,比较出名的就是MBB,麦肯锡、贝恩以及波士顿三大咨询。虽然国内咨询公司目前没有这么大规模,但是未来的市场和发展潜力依然很大。CPA可以给你一个进入咨询公司的门槛,还可以自己读个MBA提升价值,做到高级项目经理甚至是合伙人的话,年薪上百万甚至是千万都是很正常的事。

三、CPA持证人未来发展趋势

在会计行业AI技术变革和证书体系发生变化的影响下,CPA考生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名人数增加,二是考场上座率提升,三是整体备考水平比以前上升。所以未来可能会造成两个结果。

短期内CPA持证人数量增长比较快。从最近的趋势来看,会计人受到的竞争压力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大,因此在报考CPA这件事情上也比以前更加积极。报名人数增加和上座率提升,就意味着考生更加注重CPA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会更加认真备考,因此CPA持证人数量会增长比较快。而且在最近5年内,这一趋势不会发生变化。

就业方向更加广泛。未来更多高端财会人员的出现,一定会促进新的财会领域的发展,届时产出更多的高端财会职位,也让CPA持证人的就业方向更加广泛,这对行业来讲不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给财务人的机会和挑战,最好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新的发展契机。

四、给准备备考CPA的考生一些建议

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还在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很多考生在大环境下开始追求短时间内通过CPA,想尽早的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永远比考试重要。小编给想备考CPA的考生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每一位考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考试观。

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考证不能因为一时脑热,看见刮起一阵“注会风”就自己盲目去考,而是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一个完整的规划,在规划的指引下去制定自己的备考战略,包括用几年的时间考完,先考几科后考几科等,让考证能跟得上自己的职业发展步骤。

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备考CPA。CPA的难度很大,很多考生是抱着60分的心态去考CPA,所以考前冲刺的时候,深感自己陷在一种学了忘,忘了学的漩涡之中无能为力,所以重点是一定要真的弄懂明白,这样在之后的工作中才能真的让CPA成为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利器。

考完CPA,不去一线城市,是不是没有前途?最近后台有小伙伴留言问了深空网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CPA只有一线城市需要吗?一、非一线城市对CPA的需求同样很大在大家的印象中,CPA持证人应该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但按照中注协的数据,北京、上海、广东(含深圳)、江苏和浙江,人数分别为35564人、29088人、26911人、16377人、14909人。也就是说,四大一线城市加起来CPA持证人应该是少于91563人。而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的CPA持证人大约在28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19万CPA持证人其实还是分布在非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的,占比约69%。非一线城市对于CPA依然有着广泛的需求。二、考出CPA,你可以有很多种职业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认为,考出CPA一定要去四大或者内资八大,否则一张会计证就足以应付各种情况,最多考一个中级职称用来评定升职好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按照会计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是出纳→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从总账会计开始,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做账,还需要你能根据账目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所以从总账会计开始,有一套完备的财务知识体系十分重要。不论是在四大,八大,政府单位,事业单位或者是500强等企业,都明确提出了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到了财务总监这一级别,CPA持证已经成为必须条件之一。1、政府和事业单位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自不必说,每个城市都有对应的名额,在应聘时,通常具有CPA证书的应聘者都会被有限录取,这是很多非一线CPA持证者的重要选择之一。2、500强企业企业同样如此,根据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城市分布,除了北上广深外,很多非一线城市都涌现了非常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深空网简单的数了数,一线城市共有91家。而非一线城市也达到了42家,尽管绝对数量只有一线城市的一半,但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资金实力都和一线城市不相上下,对于CPA的需求也日益增加。3、会计事务所:可能有小伙伴会说,我立志去事务所,拥有事务所的非一线城市数量太少,所以我考出了CPA,一定要去一线城市。这也是一个误区,早先事务所确实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是事务所的业务最终还是服务于企业的,随着非一线城市企业实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事务所已经在其他城市落地生根。深空网根据四大的官网数据做了一个统计。越来越多的城市为四大所青睐,除了北上广深,天津、成都、重庆、成都、南京、武汉、济南、厦门和沈阳,均有四大办事处。而贵阳、佛山和福州等城市也开始出现了事务所,他们覆盖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如果算上内资八大,只要你有志于财会领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施展空间。三、一线城市VS非一线城市,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当然,在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CPA持证者之间的体验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是择业压力上,非一线城市要小很多,因此CPA持证者毕竟是少数,所以在一些高端的财务岗位上,竞争力更强。但是在一线城市,CPA对于很多岗位只是一个竞争的门槛,持证者们还需要在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角逐。第二,薪资待遇上,非一线城市肯定是不如一线城市的,以财务经理这个岗位为例。图片上海财务经理平均薪资达到了万元。但是在青岛只有万元,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正如一个在青岛四大工作的小伙伴表示,虽然投放的资源和机会不相同,但是公司提供的培训机会都是一样的另外,青岛的压力同样也是小于一线城市,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家庭、圈子等问题。所以,考完CPA,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非一线城市,都有广阔的发展机会。你要考虑的是,你究竟喜欢哪种方式——是轻松惬意,兼顾家庭;还是趁着青春年少,拼一把。无论哪个选择,都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永远要记住,CPA作为一张证书,它是一块敲门砖,它能带给你的是机遇,是系统化的财务分析逻辑。但是从长期看,只有把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提高我们自身的业务能力,我们才能真正的不断成长。无论在哪个城市,这都是不二的法则。

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等,注册会计师考试拿证后都能有非常不错的薪酬,再加上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工资轻松破万。在新一线城市,成都、武汉等,只要经验丰富,上万也很正常。总体来看,注会在各级城市里的收入都是属于中上游的,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注会更是能拿到非常可观的薪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34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