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搭配考试方面,可以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学习情况来进行选择。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是两个独立的专业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中级会计师注重综合性的会计实务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和法律等方面;而注册会计师注重高级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在财务、会计和审计等领域拥有更高的权威性。
先考中级会计师,再考注册会计师。如果您在会计实务方面较为扎实,但对高级理论和技能掌握程度较低,可以先选择中级会计师考试,通过后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
同时备考中级和注册会计师。如果您既想学习会计实务,又想学习高级理论和技能,可以同时备考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但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掌握两个考试的知识点和要求。
先考注册会计师,再考中级会计师。如果您已经在财务、会计和审计等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并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可以选择先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再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注册会计师作用:
1、会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可以担任独立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保证它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增进公众的信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财务顾问。
注册会计师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和规划服务,协助企业制定财务战略、分析财务数据、优化财务流程,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税务筹划。
注册会计师可以为企业提供税务筹划和优化建议,合理避免税务风险,减少税务成本,提升企业财务效益。
4、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和内控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注册会计师也可以承担财务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学生和企业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促进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
想要同时备考注会和中级,就要在报考时选择关联度高的科目,比如说:注会《会计》和《中级会计实务》、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注会《经济法》和《中级经济法》。初次报考的考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少报几科,比如说注会2科+中级2科。考会计师证推荐优路教育,优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思路清晰,通俗易懂。
复习方法:注会考试难度相对较大,强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复杂应用,备考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多,需要进行大量的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中级考试则应重点以基础知识为主,辅助相应的练习就可以。
辅导课程:注会和中级同时备考,可以说是一种挑战,即使这两个考试有相关联的考试科目,但是毕竟备考时间有限,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很难掌握,所以说选择东奥辅导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建议考生选择注会名师高效班,非常适合备考时间不充足的考生,东奥名师带领大家去理解教材,直击考点,轻松过关。
注册会计师与中级会计在行业中知名度、含金量都比较高的会计证书,对此,为了节省时间,有考生会产生一年参加两门考试的想法,争取一次顺利拿下这两张证书。那么2021年CPA与中级会计能不能同时备考?考试科目该如何搭配?
一、注册会计师与中级会计可以同时备考吗?
1、考试时间不冲突,备考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中级会计考试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均在10月份,
二者同时备考,一难一易,对于考生来说考中级的时候同时备考注会,会觉得中级考试很简单,考注会的时候备考中级,会觉得提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二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二者考查内容相似,重合度高!
对比二者各个科目章节的考试内容,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财管、经济法与中级会计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度,中级考查的更多是以教材为主,相对比较浅显,注册会计师考查理论与实务并存,考查广而深。
二、注册会计师与中级同时备考,科目如何搭配?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法分别对应中级会计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上面也说到了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性,在考试科目选择上,深空网建议两者关联度高的科目一同报考,另外在科目数量的选择上,考生主要考虑注会考试的难度,科目不建议太多。
三、学习建议
首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资源
二者同时备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考试目标、选择科目来合理分配资源。例如同时备考前期可以同时进行,但由于中级会计考试在前,临近9月份,考生就需要将重心放在中级的冲刺备考上,一旦考试结束马上投入注会考试备考中来。
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各个阶段的小目标
由于二者考试均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生需要制定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案,可以是月计划、周计划甚至可以详细到日计划。同时备考多个考种,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备考压力自然不言而喻,建议考生报班学习,效率更高。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存在着关联性,所以可以搭配起来备考,比如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和中级会计师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可以搭配起来备考,其次便是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的方向以及重点内容。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科目之间联系
1、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中级会计师考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注会《会计》科目包括了《中级会计实务》的几乎所有内容。
2、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两科的知识点各自独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重合,知识点关联度不高。
3、注会的《税法》和《经济法》与中级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相对应。注会的《经济法》中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票据法为重点。《中级经济法》的税法部分收录了注会《税法》中最重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及分值
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有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三科满分各为100分,60分及格。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题型分值为单项选择题15分/1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22分/2大题,综合题33分/2大题。《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30分/2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15分/3题,综合题25分/2大题。《经济法》为单项选择题30分/30题,多项选择题30分/15题,判断题10分/10题,简答题18分/3大题,综合题12分/1大题。
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搭配
1、一次性报考三个科目。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且复习时间较长的考生可以尝试一次报考三个科目。即便不能全部通过,但也经历了考试氛围以及前期的复习,大概了解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等来年重新报考时,通过率更高。
2、可选择第一年报考一科或者两科,争取能让报考的科目通过,这样第二年报考时,减轻压力。可选择《中级会计师实务》或者《财务管理》或者《经济法》,考生可选择自己相对拿手通过率较高的科目去报考,不至于第二年给自己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