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大几可以考

feion1992024-07-24  5

大四的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cpa,大四的学生可以在应届毕业的四月份先进行cpa网上报名,拿到毕业证后补录毕业证编号即可。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3、已经取得全科合格者。

1、登录/注册:考生须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初次报考的人员须先进行注册。

2、开始报名:登录考试系统后,点击【我要报名】按钮。。

3、选择考试阶段: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生类型和考试阶段(请考生慎重选择,报名类型选定后将无法修改)。

4、选择考试地点:选择考试省份和考试地点,同时也应阅读该地区的报名简章。

5、填写报名信息:考生应根据考试要求,如实填写报名所需信息(应届毕业生与非应届毕业生需填写的信息不同)。

6、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一个或多个科目,同时应记下考试时间。

7、上传照片:首次报名人员一定要上传符合要求的、本人近1年的1寸免冠白底证件照片(jpg或jpeg格式,文件大小2-20K,102像素×126像素)。上传的照片将作为准考证和考试合格证书照片,若照片审核不通过,则无法下载打印准考证和参加考试。

8、确认填报信息:考生需对姓名、身份证类型及号码、报考考区、考试科目等关进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信息无误。

9、报名缴费:完成报名资格审核的报名人员,以及无需进行资格审核的报名人员、应届毕业生报名人员在报名信息填写完成后,通过网上支付交纳考试报名费。交费完成视为报名程序完成。

大四的应届生可以报考cpa。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以报!

2.大学应届生,可以报!

3.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可以报!

(一)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二)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注册会计师大四学生可以报。大学时期的应届毕业生可以考注册会计师,非应届毕业生不能考注册会计师。具备毕业资格的大四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的注册会计师报名规定期间内以应届毕业生身份登录网报系统进行注册报名缴费,在报考注会同年的8月份,应届报考生的学历信息将由中注协统一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线上审核认证,在考试之前只要能够取得毕业证书并通过审核即可参加考试。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全科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可以向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在中国境内从事审计业务工作2年以上者,可以申请注册成为执业会员。执业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内其他事务所,继续从事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报考科目注册会计师报考科目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报考科目,其中,专业阶段报考科目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这六门科目。综合阶段报考科目有《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这1门科目。注册会计师要求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其他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才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成绩合格标准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共五门科目,每门科目的总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专业阶段单科成绩保留五年,考生需要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综合阶段考试有1门科目,包括《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两卷各50分,合格标准是两科合计60分。考生答卷由中注协组织集中评阅,考试成绩需要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认定后发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35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