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如下:
1、中级会计考试时间:2023年9月9日至11日举行,共3个批次。
2、《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具体时间为8:30-11:15。
3、《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具体时间为13:30-15:45。
4、《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具体时间为18:00-20:00。
会计中级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的中级资格,属于会计职称的一种。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三个级别。
中级会计报考资格条件: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上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十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十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中级会计成绩几年内有效: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一共有三科,每门科目的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考生只要在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中级会计全部科目的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中级会计师证书。注意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是关键。每年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人数是比较多的,竞争比较激烈,但是中级会计考试一年举行一次,没有补考的机会,所以大家要珍惜每年一次的报名机会,争取早日通过考试取得证书。
2023中级会计考试时间是9月9日至11日。
1、中级会计考试时间。
全国中级会计考试时间为9月9日至11日,分3批次考试,其中江西省、上海例外定在9月9日至10日,分2批次。各科具体安排如下:8:30至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至15:45财务管理,18:00至20:00经济法。
2、各科考试时长。
考试采取无纸化(机考)的形式,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科目试题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考试由《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组成。
3、各科目考试题型。
《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科目题型均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经济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其中单项选择题,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选择两个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凡要求计算的,应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两位以上小数的,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注意事项:
1、熟悉路线。
考生需检查好准考证、身份证,确认证件等准妥当。尽量提前到考场一趟,熟悉路线,避免因为对路况不熟悉造成迟到等情况。
2、熟悉机考操作。
中级会计考试实行无纸化,即机考方式,因此考生务必要提前熟悉机考操作,确保熟练掌握,不会因为操作问题而影响答题。
3、分配时间。
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时间不够影响答题。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科目有三科,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以上数据出自中公教育官网。
中级会计每年考试时间在九月份。
2023年时间:
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于2023年9月9日至11日举行,共3个批次,《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有机会获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会计的工作内容:
1.登记和处理财务数据
会计需要负责记录和处理企业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需要根据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税务申报和税务筹划
会计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税务申报工作,并进行税务筹划,以合理合法地降低企业的税负。
4.内部控制和审计
会计需要建立和维护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并配合内外部审计工作。
5.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
会计需要根据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并提出改善建议。
6.预算编制和执行
会计需要参与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监控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报告。
7.理财和资金管理
会计需要进行企业的理财和资金管理工作,包括资金的筹措、运用和监督,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以上数据出自东奥会计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