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法概论》是注会《税法》课程的基础知识,并非重点章节,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盖好《税法》这座大厦,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不可大意也!为了以后各章的复习理解,希望大家还是要把基础打好,对本章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这一章的内容: 一、本章三大重点 本章的内容都属于考试大纲中的一级知识点,也就是要求最低的一级,虽然如此,本章的内容也依然是有重点的,主要在于三节的内容: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第三节,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 第五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出题的可能性,主要就在这三节内容,其他节次可以做一般性的了解。 二、重点节次要点归纳 第一节: 1.税法与税收的特征、含义、相互关系 注意关系:有税必有法,有法必有税。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税收法律关系 包括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产生、变更、消灭以及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注意构成:权利主体(双主体),权利客体,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3.税法构成要素 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纳税期限。 注意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注意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 4.税法分类 5.税法地位及与其他法律关系 第三节: 主要是税收的各个立法机关的划分。 第五节: 1.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注意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和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这是一个考点,注意选择题。 三、复习提示 第一,本章非全书重点,考查方式为客观题,一般只占1-2分的分值,所以知识点以理解为主,知道是主要讲的内容就行了。 第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虽然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仍然要认真学习,打好基础,不可轻敌。
1.【多选题】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法律优位原则
B.税收公平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2.【单选题】下列关于税目、征税对象、税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我国对所有的税种都设置了税目
B.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C.征税对象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及税种名称
D.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称为税基,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3.【多选题】下列关于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均是所得额
B.课税对象是从量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
C.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而计税依据是销售额
D.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质的表现
4.【单选题】下列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部门规章的有(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财政部颁发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B.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C.国务院发布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
D.国务院发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CD。
解析:选项A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知识点】税法原则
2.【答案】A。
解析:选项A,并不是所有税种都需要设定具体税目,比如车辆购置税;选项B,税目是对征税对象分类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选项C,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选项D,税基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知识点】税法要素
3.【答案】AC。
解析:选项A,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均是所得额;选项B,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选项C,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以销售额为计税依据;选项D,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
【知识点】税法要素
4.【答案】C。
解析:选项A,《车船税法》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选项B,《消费税暂行条例》属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准法律;选项C,《增值税法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属于部门规章;选项D,《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属于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知识点】税收立法机关
5.【答案】AB。
解析:选项CD都属于税收行政法规。
【知识点】税收立法机关
《税法》每日一练-2021年注册会计师职称考试
1.【单选题】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 )特点所决定的。(第一章 税法总论)
A.强制性、固定性
B.无偿性、固定性
C.无偿性、强制性
D.权利、义务对等
2.【单选题】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 )决定的。(第一章 税法总论)
A.税目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对象
D.税收法律事实
3.【单选题】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不能仅考虑其外在形式,还必须根据纳税人自身的负担能力来决定纳税人的税负,是指税法原则中的(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税收效率原则
B.税收公平原则
C.实质课税原则
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4.【单选题】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B.税收公平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5.【单选题】下列关于纳税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一章 税法总论)
A.纳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B.纳税人的基本形式仅指是自然人
C.扣缴义务人是纳税人的一种形式
D.自然人可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C。
解析: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2.【答案】D。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3.【答案】C。
解析:选项C,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与其相关的外在形式。
4.【答案】D。
解析:转让定价方法下的价格是表面而非真实的价格,税务机关根据实质课税原则,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并据以计算应纳税额,而不是按照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计税。
5.【答案】D。
解析:选项A,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而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指的是负税人。选项B,纳税人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最基本的形式。选项C,扣缴义务人是指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等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不是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