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长

feion1992024-07-24  2

2023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为9月3日至5日,共3个批次。具体时间如下:

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为:8点30分至11点15分,《中级会计实务》;13点30分至15点45分,《财务管理》;18点整至20点整,《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考生完成各科考试后,可在10月20日前,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查询个人考试成绩,具体考生可参考《关于2022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21]8号)文件规定。

中级会计师简介

中级会计师就是中级级别。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中下旬。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从事会计工作年限,应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之日起,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但全日制在校学习时间不能作为会计工作年限。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为9月3日-5日,共三个批次,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2022年中级会计各科考试时长及题型介绍1.《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2.《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3.《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会计实务:单选题10题,每题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计算分析题22分;综合题33分。财务管理:单选题20题,每题由1分变为分;多选题不变,10题,每题2分;判断题不变,10题,每题1分;计算分析题3题,总分由20分变为15分;综合题不变,2题,25分。经济法: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多选题15题,每题2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简答题3大题,每题6分;综合题1题,12分。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学习策略1.提高应试能力,查漏补缺中级会计考试考前一个月,建议大家侧重于如何应对考试,实际上就是提高应试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模拟试题的方式提高应试能力,掌握命题方向、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同时,也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及时翻看错题笔记,分析错题原因,将做错的题重新再做一遍,避免考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错误。不断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才能及时扫除盲区,拿到更高的分数。2.网课学习对于上班族来说,考过中级会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建议考生报名网课,跟着老师思路学习教材内容、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全面熟悉教材,结合听课,做好上课笔记,总结知识重点,针对性掌握重点内容。3.提前适应机考中级会计考试采用机考的考试方式,所以考生考前一个月必须提前适应机考,才能在考试过程中做到不慌不忙。建议多做上机模拟练习,熟悉电脑各项操作,按照考试相关规定限定时间完成模拟考试,提前适应机考环境,应对考试更从容。

2022年会计师报名时间:3月10日至3月至31日14:00,考试时间:9月3日-5日进行,《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

1、中级会计实务

很多考生反馈《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难度是三个科目中最大的。

《中级会计实务》考查的重点明确,考查范围较广,重点知识一般会出大题。同时要注意新变化的知识内容,一般教材变化的内容都容易成为考查热点,出题几率比较大。

同时《中级会计实务》也是另外两门课程的基础,学好了《中级会计实务》后面两个科目的学习也会轻松一些。

2、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考试难度比较适中。《财务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计算题多是建立在复杂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基础之上,并且很多题目的数据都是通过前面题目的计算步骤分析运算获得的。

《财务管理》各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整合。

3、经济法

《经济法》难度较低,是中级会计师考试三个科目当中通过率较高的一科。《经济法》以理解记忆为主,知识点多为固定法条,只需要牢记掌握即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背诵,找到知识相关联的地方,先理解再记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42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