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级会计考试可以利用的资料比较多,比如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官方教材、历年真题、机构整理的资料等等。这些资料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考生的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考生要合理的利用起来。中级会计资料的介绍1.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对考试的范围给出了限定,考生通过考纲学习会更有针对性;2.官方教材。三本官方教材是考试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必备学习资料,都是由我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编写的,在大纲设定的范围内明确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3.历年真题。历年的考试真题为考生明确了考试出题的类型和风格,考生通过历年真题可以适应考试模式,有利于考生提早进入考试状态。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有哪些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分别包括三个,具体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中级会计答题技巧1、遇到难题可以适当放弃备考做题练习时候,那些能真正提高分数的题目和知识点要多花时间,一些难题可以适当的放弃,不要浪费时间。2、不要在一道题上花太多时间切忌不要在一道题目上浪费时间,反复修改答案。3、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答题时要注意不正确、不属于、不适合等关键字眼。中级会计考试方式中级会计考试实行无纸化的机考方式。所有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需要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考场会为考生提高统一的演算纸笔。考试结束后,演算纸笔由监考人员统一收回,不得带出考场。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机考模拟训练,熟悉机考系统,对系统自带的计算器要做到熟练的使用。
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学习资料包括有:官方教材、题库、网课等,9月份考试临近,考生可以利用好这些学习资料高质量复习,从而提升考试通过率。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有哪些学习资料?1.教材官方教材的出书目的是知识点够全,机构教材的出书目的让更多人看懂从而有购买的想法。所以机构教材的知识点是整理过的,比较精简,官方教材的知识点对比起来就很杂乱,需要自己筛选总结,无疑是给备考增加负担。2.题库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题库是检查自己学习效果,巩固练习的必须品。题库的选择很重要,要有章节的练习题、综合题、模拟试卷、历年真题,能够配合学习步骤选择做题的顺序。3.网课听完基础课之后往下开始抓重点,中级会计的考点中有80%是围绕高频考点展开的各种题型,20%是发散考点,也就是说,在备考时掌握住80%的高频考点,中级就能顺利拿下。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备考建议1.历年真题一定要写历年真题在各个阶段都是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的,考生们可以利用多维真题系统,筛选不同维度的真题,可以按章节筛选,以便巩固学到的基础知识,可以按难度指数筛选,让备考循序渐进。争取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摸索出各科的命题规律,进而总结答题的技巧和思路。2.合理备考,注重错题中级会计师备考是个长期的过程,考生们一定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分配各科的学习精力,建议重点学习自己不擅长的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这样两科或三科同时通关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妈妈级考生们和上班族考生的学习时间都比较散碎,建议大家将连贯的时间用来看书、做题听课,碎片时间可以用来记忆知识点、翻看错题本。
中级会计考生在备考时,要准备的主要有官方出版的教材和历年真题、习题册;笔记本;错题本等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的官方教材包含了《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是由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专家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写的。中级会计考试考什么?中级会计一共需要进行三门科目的考试:《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难度大,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花很多时间在进行理解,所以单凭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多进行做题来巩固,同时进行总记会计分录,做题的时候能够放到手边,这样效率也高。《经济法》主要是对于每章重点直接进行背下来,法条来进行汇总,多进行背诵,《财务管理》只要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公式,就能够进行做题,也算成功一半。同时对于公式要进行灵活运用。备考中级会计的考生要准备什么呢?1、笔记本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都会感觉,明明是已经学习的内容,但是再次进行复习的时候,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重新进行学习,不仅浪费时间,复习的进度也会拖延了,主要是因为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如果复习期间不及时回顾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忘记,就需要笔记来加深记忆,也是再次巩固。将所有的信息进行筛选,通过分类来进行记忆,能够更加深刻理解。2、错题本错题是自己在阶段学习中的一些反馈,能够通过错题本来看出来自己哪里是薄弱的,哪些知识点是掌握不熟练的,对于错题就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薄弱环节做出来,要时常进行回顾,熟练掌握对应的知识点内容,这样才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中级会计考试的报名条件是什么?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人员,即可报考中级会计考试: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