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既符合初级会计考试报名条件又符合中级会计考试的报名条件,考生们就可以同时备考两门考试。因为这两个考试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考试时间也不冲突。如何同时备考初级和中级会计考试1.科目搭配很关键。如果考生的备考时间充裕,学习能力强,建议考生可以同时报考中级会计考试的三门科目。如果考生的时间比较紧张,那么在第一年可以先报考和初级考试关联度比较大的《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两门科目,有了备考初级考试时的基础,趁热打铁去学习中级的考试科目时,会轻松不少。2.学习时间分配考生可以在初级会计考试之前将两种考试同时复习,只不过在复习时间上,要稍微倾向于初级会计考试,等到5月份初级考试结束之后,考生再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奋考中级会计考试或者注会考试上。相信有了之前备考初级会计时的基础,考生在学习中级或注会的知识点时会有所帮助。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考试科目知识点关联度《初级会计实务》与《中级会计实务》二个科目之间存在关联度,先学习《初级会计实务》,对于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想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来说,会为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提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习更高效,更轻松一些。初级《经济法基础》与中级《经济法》初级《经济法基础》涉及经济法以及税法的相关内容,与中级《经济法》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初级《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相对来说都是基础的知识点,学完初级《经济法基础》能更好的辅助我们来学习中级《经济法》。中级会计两年过三门注意事项中级会计考试需要在两年之内考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3个科目,才能得到资格证书。如果考生首次考试有科目没有合格(达到60分),那么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只需报考未通过的考试科目,若第二次考试仍没有考过未合格科目,第一年考过的科目则成绩失效,只保留第二年合格的科目成绩,已作废和未合格的科目需要在第三年再次报考。
注册会计师与中级会计在行业中知名度、含金量都比较高的会计证书,对此,为了节省时间,有考生会产生一年参加两门考试的想法,争取一次顺利拿下这两张证书。那么2021年CPA与中级会计能不能同时备考?考试科目该如何搭配?
一、注册会计师与中级会计可以同时备考吗?
1、考试时间不冲突,备考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中级会计考试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均在10月份,
二者同时备考,一难一易,对于考生来说考中级的时候同时备考注会,会觉得中级考试很简单,考注会的时候备考中级,会觉得提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二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二者考查内容相似,重合度高!
对比二者各个科目章节的考试内容,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财管、经济法与中级会计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度,中级考查的更多是以教材为主,相对比较浅显,注册会计师考查理论与实务并存,考查广而深。
二、注册会计师与中级同时备考,科目如何搭配?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法分别对应中级会计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上面也说到了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性,在考试科目选择上,深空网建议两者关联度高的科目一同报考,另外在科目数量的选择上,考生主要考虑注会考试的难度,科目不建议太多。
三、学习建议
首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资源
二者同时备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考试目标、选择科目来合理分配资源。例如同时备考前期可以同时进行,但由于中级会计考试在前,临近9月份,考生就需要将重心放在中级的冲刺备考上,一旦考试结束马上投入注会考试备考中来。
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各个阶段的小目标
由于二者考试均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生需要制定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案,可以是月计划、周计划甚至可以详细到日计划。同时备考多个考种,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备考压力自然不言而喻,建议考生报班学习,效率更高。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存在着关联性,所以可以搭配起来备考,比如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和中级会计师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可以搭配起来备考,其次便是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的方向以及重点内容。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科目之间联系
1、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中级会计师考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注会《会计》科目包括了《中级会计实务》的几乎所有内容。
2、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两科的知识点各自独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重合,知识点关联度不高。
3、注会的《税法》和《经济法》与中级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相对应。注会的《经济法》中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票据法为重点。《中级经济法》的税法部分收录了注会《税法》中最重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及分值
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有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三科满分各为100分,60分及格。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题型分值为单项选择题15分/1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22分/2大题,综合题33分/2大题。《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30分/2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15分/3题,综合题25分/2大题。《经济法》为单项选择题30分/30题,多项选择题30分/15题,判断题10分/10题,简答题18分/3大题,综合题12分/1大题。
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搭配
1、一次性报考三个科目。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且复习时间较长的考生可以尝试一次报考三个科目。即便不能全部通过,但也经历了考试氛围以及前期的复习,大概了解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等来年重新报考时,通过率更高。
2、可选择第一年报考一科或者两科,争取能让报考的科目通过,这样第二年报考时,减轻压力。可选择《中级会计师实务》或者《财务管理》或者《经济法》,考生可选择自己相对拿手通过率较高的科目去报考,不至于第二年给自己太大压力。
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一起备考,需要合理选择报考科目,有关联的科目可以一起报考,比如初级会计报考《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中级会计可以报考《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重点看中级,初级一般也能通过。而中级的《财务管理》科目可以放在第二年再考。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一起备考的建议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前制定好一份计划,安排好每天什么时候、花多少时间去学习,总比没有条理去学习要有效率得多。2、在看初级和中级教材内容的同时,都需要配合做题的方式,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此外,多写多练、勤总结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当遇到错题,应当有意识进行记录,反思为什么会做错,原因出在哪里,然后做好标记方便重新复习。3、梳理思维导图,相应做题技巧和思路也要及时整理,并且学习要有侧重点,形成知识框架,便于查漏补缺。初级会计的介绍初级会计需要考《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考试要求考生在一个年度内通过两门科目,才可领取证书。《经济法基础》考察有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会计法律制度等,考核的内容比较多且细;《初级会计实务》侧重于实际应用,会有大量的数据核算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中级会计的介绍中级会计科目有三门——《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以及《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主要考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日后事项、合并财务报表等,重点多且杂,难度是三科中公认最大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基础、预算管理、筹资管理等;《经济法》主要考查会计行业涉及的相关法律制度,难度是三科中公认最小的,主要注重记忆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