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 导语】 考 网整理“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风险”,供大家参考,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内容导航】 审计风险 【所属章节】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知识点】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并不是指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风险,如因诉讼、负面宣传或其他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事项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与要求的保证程度之和为100%。 一、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一)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难以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认定; 注册会计师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取决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控制风险始终存在。 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有时无法单独进行评估,但这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不可以单独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相反,注册会计师既可以对两者进行单独评估,也可以对两者进行合并评估。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由于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这个模型也就是审计风险模型。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高。 假设针对某一认定,注册会计师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设定为5%,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后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25%,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为20%。当然,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不一定用绝对数量表达这些风险水平,而是选用“高”、“中”、“低”等文字描述。 四、审计的固有限制 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导致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不可能将审计风险降至零,不能对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 审计的固有限制源于: (1)财务报告的性质; (2)审计程序的性质; (3)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的需要。 (一)财务报告的性质 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需要作出判断,涉及主观决策、评估或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并且可能存在一系列可接受的解释或判断。因此,某些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变动幅度,这种变动幅度不能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来消除。 (二)审计程序的性质 (1)管理层或其他人员可能有意或无意地不提供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或注册会计师要求的全部信息。因此,即使实施了旨在保证获取所有相关信息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2)舞弊可能涉及精心策划和蓄意实施以进行隐瞒。因此,用以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可能对于发现舞弊是无效的。例如,舞弊导致的错报涉及串通伪造文件,使得注册会计师误以为有效的证据实际上是无效的。注册会计师没有接受文件真伪鉴定方面的培训,不应被期望成为鉴定文件真伪的专家; (3)审计不是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官方调查。因此,注册会计师没有被授予特定的法律权力(如搜查权),而这种权力对调查是必要的。 (三)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成本效益的权衡 要求注册会计师处理所有可能存在的信息是不切实际的,基于信息存在错误或舞弊除非能够提供反证的假设而竭尽可能地追查每一个事项也是不切实际的。 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正当理由。 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期望是,注册会计师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 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有必要: (1)计划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 (2)将审计资源投向最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在其他领域减少审计资源; (3)运用测试和其他方法检查总体中存在的错报。 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即使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适当地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报表的某些重大错报可能未被发现的风险。 相应地,完成审计工作后发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其本身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尽管如此,审计的固有限制并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2.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的内容 (1)评价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评价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评价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3.评价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内容 (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4.审计目标的导向作用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它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5.审计意见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但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 二、管理层、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1.基本原则 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2.具体要求 (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3.保证手段 管理层通常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并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这一责任。 三、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1.基本原则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具体要求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3)遵守审计准则; (4)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5)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3.保证手段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四、编制责任与审计责任 1.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2.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3.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五、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第三节 借款审计 一、 借款的审计目标 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将企业的负债完整的列示在资产负债项目的审计,主要是防止企业低估债务。低估债务经常伴随着低估成本费用,从而达到高估利润的目的。因此,低估债务不仅影响财务状况的反映。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借款业务审计时,应将被审计单位是否低估借款作为一个关注的要点。借款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 (1) 了解并确定被审计单位有关借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有效且一贯遵守; (2)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借款业务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3)确认被审计单位所记录的借款在特定的期间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承担; (4) 确认被审计单位所有借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 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借款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有关债务契约的规定; (6) 确认被审计单位借款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二、短期借款的重要实质性测试 (1) 获取或编制短期借款明细表 (2) 函证短期借款的实有数 (3) 审查短期借款的增加和减少 (4) 复核短期借款利息 (5) 确定短期借款在资产员债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企业的短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通常;短期借款"项目单独列示,对于因抵押而取得的短期借款,应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揭示,注册会计师应注意被审计单位对短期借款项目的反映是否充分。 三、长期借款的重要实质性测试程序 (1) 获取或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帐和总帐核对相符; (2) 对年度内增加的长期借款,应检查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并与相关会计记录相核对; (3) 审查长期借款的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的规定,重点审查长期借款使用的合理性; (4) 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函证重大的长期借款; (5) 对年度内减少的长期借款,注册会计师应检查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6) 检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是否已转列为流动负债; (7) 计算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各个月份的平均余额,选取适用的利率匡算利息支出总额,并与财务费用的相关记录核对,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高估或低估利息支出,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8) 审查企业抵押业期借款的抵押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其价值和现实状况是否与抵押契约中的规定相一致; (9) 确定长期借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于长期负债类下,该项目应根?quot;长期借款"科目的期限末余额扣减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的数额填写列,该项扣除数应当填列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单独反映。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结果,确定被审计单位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是否充分,并注意长期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是否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说明。 一、 应付债券的重要实质性测试程序 1. 取得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 同其他负债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一样,注册会计师应首先取得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并同有关的明细分类帐和总分类帐核对相符。应付债券明细帐通常都包括债券名称、承销机构、发行日、到期日、债券总额(面值)、实收金额、折价和溢价及其摊销、应付利息、担保情况等内容。 2. 审查债券产易的有关原始凭证 审查债券交易的各项原始凭证,是确定应付债券金额及其合法性的重要程序。 3.审查应计利息、债券折(溢)价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此项工作一般可通过审查债券利息、溢价、折价等帐户分析表来进行。该表可让企业代为编制,注册会计师加以审查,也可由注册会计师自己编制。 4. 函证"应付债券"帐户期末余额 为了确定"应付债券"帐户期末余额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向债权人及债券的承销人或包销人进行函证。函证内容应包括应付债券的名称、发行日、到期日、利率、已付利息期间、年内偿还的债券、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偿还的债权及其他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包括其他重要事项。 5.审查到期债券的偿还 对到期债券的偿还,注册会计师应审查相关会计记录,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 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应付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于长期负债类下,该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后的数额填列,该扣除数应当填列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负债"项目单独反映。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结果,确定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充分,应注意有关应付债券的类别是否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