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审计税法一次过

feion1992024-07-24  2

注会综合考试两门可依次过。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不要求一次性全部通过,在任选一个连续的5年的时间段,所有考试科目都通过即可。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会计师公会,如加拿大的CGA ,美国的AICPA,澳大利亚的澳洲会计师公会,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而不是中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

cpa六科可以一次性过。报名简章规定,cpa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cpa各阶段考试科目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2.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按照合格科次与出考科次的比值测算,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如果基础非常好且备考时间十分充沛,一次报考六科,可以更快拿下cpa证书;如果备考精力有限,那么,建议一次罢考2-3科通过的可能性会更大。

cpa考试时间安排:

cpa专业阶段有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等六个科目。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每个科目需要花费200-350小时不等的学习时间,专业阶段六个科目一共需要1500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

各科的备考时间与科目难度是成正比的,具体而言,会计、审计、财管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一些。由于考生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复习时长等各不相同。如:会计350h、审计300h、财管300h、战略180h、税法250h、经济法200h。

从六个科目的教材就能看出,会计教材是最厚的,知识点和内容非常多,理解难度较大。而审计被许多考生称为“天书”,需要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财务成本管理由于涉及的公式特别多,在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上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还需要大量做题来熟练运用公式。

因此,会计、审计、财管这三个科目不仅需要较长的备考时间,还需要有效地利用备考时间。注会考生可以多听听网校名师的辅导课,以便能更快理解、更高效地备考。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

1.在职考生:即便工作繁忙,在职考生也需要尽量在工作日确保每天有效学习3-4个小时,周末和节假日8+小时左右。多利用上下班途中的零碎时间,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巩固知识点。

2.全职考生:对于全职考生来说,备考时间充足是优势。但是战线太长,容易疲倦,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因此,考生在保证每天6-8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外,要注意劳逸结合、科目穿插复习,适当放松和休息。确保自己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不需要一次过,注册会计师分为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内考生的考试年限是五年,考生要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科目,考生可以一次报考全部科目,也可以报考部分科目;综合阶段没有考试年限,需要考生一次通过考试。专业阶段科目考试搭配建议1、《会计》+《经济法》《会计》是所有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备考所需精力最多,《经济法》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学科,与《会计》进行搭配,学习压力不会那么大,所以可以同时报考这两科。2、《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关联度是十分大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后面几章内容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十分相似,在报考科目时,可以将这两科一起搭配。3、《审计》+《税法》《审计》是理解类科目,《税法》是计算类科目,这两科搭配属于类别互补,均衡分配。4、《会计》+《经济法》+《税法》用最难的《会计》带两科稍简单的,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不会很多,学习起来也不会有多大压力。这个搭配比较适合基础不太好、时间也不太够的考生。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1、制定学习计划开始备考前,考生要评估目前的备考状态,明确自己后期的学习进度,采取什么方法学习,针对这些内容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后,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按照计划完成进度。2、了解考试大纲,掌握基础知识框架了解相关备考科目的教学大纲,对考试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有初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模块,反复记忆。3、保证每天的备考时长无论考生选择一年报考几门,都要保证每天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把握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在职的考生,前期多付出时间,才能把考试的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上,有充足的备考时间,就可以多听几节课、多刷几道题,后面备考时才会更从容,考试状态也会更好。4、归纳总结错题每次做完题目后,要把我们做错的题目摘抄下来,找到错题的相关知识点,再重新复习一遍;在每次做完题目收集完新的错题并重新复习后,就要去做上一次收集的错题,查看是否已经掌握了,如果再次做错,就需要搜集几道类似的题目看一看、做一做,加深自己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47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