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主要指企业为取得营业收入进行产品销售等营业活动所发生的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费用包括成本。
收入与利得、费用和损失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初级会计实务中的“9损5益”是指常用的损益类科目,包括5个收入类(益)和9个费用类(损)。如下图所示:
费用与损失的区别:①费用是与日常活动有关的,而损失与非日常活动有关。②费用是经济利益总流出,损失是经济利益净流出。费用与损失的联系:二者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费用与成本概念: ①费用是某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又称为生产经营费用。 ②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表现为费用目的话或者费用对象化。这是广义成本定义,狭义成本的定义即为产品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制造)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例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在制造成本法下也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但却不计入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因为这些费用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相关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所以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区别:①计算期间不同。成本是针对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否完成划分而言(当期的生产费用与当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并不完全一致),而费用是针对一定期间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而言。②计算范围不同。从经济活动过程来看,费用发生在先,成本计算在后。费用是按整个企业计算的(按性质与发生情况,可以分为核算成产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而成本指企业特定为特定种类、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耗费,是对象化后的费用(根据不同情况和管理需要,可以分别计算所含内容不同的成本,如产品的车间成本、工厂成本和销售成本等)。联系:费用的发生是成本形成的基础,没有费用的发生,也谈不上任何对象的成本问题,二者从本质上讲都是企业资源的一种耗费或减少。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为达到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支出 , 体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并需要由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收入来补偿。 企业一定期间内的费用构成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但本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以前期间发生而应由本期产品戚本负担的费用 , 如待摊费用;也可能包括本期尚未发生、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 , 如预提费用;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可能还包括部分期初结转的未完工产品的戚本 , 即以前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企业本期发生的全部费用也不都形成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 , 它还包括一些应结转到下期的未完工产品上的支出,以及一些不由具体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
成本是说生产的东西所用的原料等等,是生产成成品的直接费用,费用则指销售时所花的钱,例如管理,营业费用,损失是指生产时所造成的材料的损失等等吧,成本,费用,损失,都和利润相关,都能直接冲减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