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盘亏盘盈 最后做账务调整
进项税转出是指待销售的材料改变了用途,而视为销售的情况下是计"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如果是没有改变用途,就是计"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存货帐务分析报告该怎么做,我想发表下我个人的见解。仅供参考。首先我说明下我是做审计的。在我审计的客户中,您说的上述问题都存在,理论说出来很清晰,但是具体管理很难规范化。首先财务分析报告的对象是谁,必须搞清楚,是给公司领导看的,是供内部审计用的。其次,我们知道了报告对象,我们就能做出针对性的分析报告。报告包含以下内容:一、存货收、发、存情况。在会计期间里,存货的流向问题,这个是领导及审计比较关注的。存货购进有没有一套入库手续,出库是否有出库手续,是否经过审批,验收。采购验收出库入库审批等环节有无设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是否有效执行。二、存货属于公司资产,必须是公司掌控的能在未来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东西,所以在报告里必须指出,存货是否有外部单位或个人寄存的东西,如果有,做为一个问题反映在报告内。三、定期盘点。盘点存货是财务制度规定必须执行的程序,能起到规范存货管理,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的作用,所以报告里必须指出公司存货定期盘点情况,是否盘盈盘亏,是否及时进行处理。四、存货帐龄分析。上面有人提到过,存货帐龄分析的目的在于选择哪种存货出库方式,分先进出,后进先出等;以及及时了解存货的结构情况,在报告中必须反映。实际过程中有无有效执行。五、存货财务指标分析。如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通过财务数据整合得出,领导不一定要去库房里查看存货的现状,但必须要了解存货的周转情况,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很容易让领导及他人了解存货目前的状况及公司对存货的利用状况。六、存货计价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像工业领域,存货计价是个很复杂的东西,这个能便于考核公司成本与盈利情况。是否设置了存货跌价准备进行风险控制,跌价准备是公司很重要的财务规避风险的手段,举例来说,近来迪拜地产危机影响中国,但是当被记者问到影响有多大时,财政部部长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在这次危机之前我国已对地产提足跌价准备!所以可想而知准备是必须要充足。这个也需要反映在报告里。总而言之,一套存货分析报告里,必须要把存货怎么进来的,又如何出去的,在公司又是如果管理和利用的,通过制度,数据及内控措施等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来,这才是完整的存货分析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存货分析报告重在分析得出解决的办法,所以不能只发现问题,还要能解决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存货跌价如何做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贷方登记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及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期末作客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的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1、当存货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2、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二,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如何处理?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根据估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的成本和销售的税费。如果存货不需要加工直接销售,则用估计售价减去销售的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则计提减值: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回升,则应将原计提的准备冲回,但冲回的金额应以原计提的跌价准备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