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税收数字总结

feion1992024-07-24  4

基本概念

哪些企业需要交?

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这样的组织包括很多,像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等都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但是各位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并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一定有很多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在这里被各式各样的限定条件绕晕了,其实大家只要抓住两个关键的判定标准即可: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例如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而非居民企业就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抓住注册地与管理机构的差异,是不是就非常容易区分了呢?

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

这里青藤小编要为大家敲敲黑板啦!重要的事情多说几遍!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呀!有很多考生背着背着,把其中一个名词少几个字,这两个概念就记混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间接法)。

企业所得税的后续众多调整项目,其实就是在反映会计处理与税法的规定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按照税法的口径,将会计处理调整为税法认可的应纳税额。所以这里就体现出初级会计考试内容上的关联性,考生们还要继续加油啊!

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资讯、备考经验、每日习题等,小编都会及时进行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起来,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

税款征收措施(★★★)

具体措施:核定、调整税额;责令缴纳并加收滞纳金;责令提供纳税担保;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阻止出境。

【注意1】区分税款征收方式与税款征收措施:税款征收方式是征税的方法,税款征收措施是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的手段。

【注意2】区分税款征收措施与税务行政处罚:税款征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是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国家采取的强制其履行的手段,并非处罚。

(一)核定、调整应纳税额(★★)(2014年多选)

1.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记忆提示】可以核定的情形要么没账要么相当于没账。

2.核定方法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当其中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二)滞纳金(★★★)(11、13、14年单选)

1.计算公式

滞纳金=应纳税款×滞纳天数×0.5‰

2.滞纳天数

自纳税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算尾不算头)

【链接】票据法贴现期的计算: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

【注意】滞纳金与实体法纳税期限的`结合考查。

(三)纳税担保(★★)(12年多选;14年单选)

1.担保方式

保证、抵押、质押

2.适用纳税担保的情形

(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之前经责令其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

(2)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3)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4)其他。

3.纳税担保的范围

税款;滞纳金;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

【链接】票据法:追索内容

初级会计经济法小税种主要是以小题,涉及不定项选择大题的概率比较少。

首先要按照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环保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关税的重要性排序进行掌握;

其次是掌握各个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收优惠、计税依据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税收优惠掌握老师强调的重点即可;

最后是要把涉及小税种的真题练熟,真题涉及的小税种考点都要掌握,因为有几年在重复考察。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六章考情分析

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收优惠、计税依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初级经济法基础第六章备考建议

本章涉及的税种较多,比较容易记混,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对比总结,避免走入“张冠李戴”的误区。

(1)初级会计考试数字采用电话号码法:如:所得税的税率为:3181027,3万元以下的18%,3—10万的27%。再如,会计档案的保存年限为:35101525(3年,5年,10年,15年,25年)。

(2)理解记忆法:如初级会计考试中法律规范的分类,可概括为义务性规范看“必须”,禁止性规范看“不得”,授权性规范看“可以”,再比如好多考生不理解保证方式的分类,可归纳为一般保证看“不能”,连带保证看“没有”,这样问题就变简单了。

(3)关键字法:它解决篇幅长、条款多的初级会计考试知识点。好多考生记不住项目比较多的条款如:民事责任的方式共十项,可简记为“停排消返恢,修赔支消赔”十个字。再比如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可简记为“代销移送非应税,投资福利增分配”。

初级会计考试记忆方法大全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方法,加强记忆,反复循环记忆,这样知识点就牢固的留在脑海中。祝愿各位考生在家认真复习,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51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