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合并报表

feion1992024-07-24  1

1、一体性原则:指合并会计报表将纳入合并范围的各成员企业视同一个会计主体,以此为基础来处理有关内部会计事务,合并会计报表的 编制主要通过抵消分录和抵消内部会计事项的影响来完成。

2.、个别会计报表原则:指合并会计报表必须纳入合并范围内各成员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运用相关方法进行编制。

3、重要性原则:由于合并会计报表涉及的法人主体较多,合并范围较广,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较之个别会计报表更为必要,主要可从如下两方面理解: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

对于不影响大局的一般性事项, 可以进行适当取舍。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合并会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与投资收益的抵销问题,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已全部转换为各子公司的各资产项目进行分别列示,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不应再存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否则只能说明合并资产总额存在虚增的可能性,需要重新检查调整分录的正确性。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长期股权投资只能是合并范围之外的股权投资才能合理解释合并会计报表的正确性。同样的原理,合并利润表中列示的投资收益也只能是合并范围之外的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A.真实性原则B.完整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一体性原则E.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原则。简称合并报表,亦称合并财务报表,指用以综合反映以产权纽带关系而构成的企业集团某一期间或地点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或称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或称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

合并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的报表。该报表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52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