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介绍和现状述评
会计电算化,是指人们将电子计算机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由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即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胜任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及其他的社会单位和部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企业及其他的社会单位和部门的财务会计监管,防止高级管理人员的营私舞弊,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会计电算化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原因
会计电算化创新了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改变了会计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传统的审计手段滞后于电算化的会计要求,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因此,开展电算化审计势在必行。
1.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得审计过程更加快捷高效高效的会计电算化过程,可以有效的增加审计过程运行速度和效率,可以有效的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信心,以及社会部门和企业的审计过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很多审计过程的工作人员的头脑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很多人甚至没有听到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也不了解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所以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的增强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信心,以及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审计工作人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审计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对审计工作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会加大审计工作的负担。观念上的偏差在会计电算化中表现出来,因此会计电算化使得审计工作正确轨道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加快审计工作的运行速度,使得审计工作得以有序的运行。
2.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得审计过程保持正确的方向,减少了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如果会计电算化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么会减少审计工作的营私舞弊以及贪腐现象的发生,因此会计电算化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加审计工作的有序运行。企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多审计人员至最基层的审计人员也是受影响对象,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实行的。因此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审计的有序进展。所以积极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的增加审计的有效进展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有利影响的原因会计电算化建设是审计获得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工作人员使用的必要工具,因此对审计产生了很多有利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于审计的有序的和安全的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行与维修成本进行优化和控制,有利于实现审计运营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单位获取最多的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是解决审计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审计是个复杂的过程, 只有在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导下, 借助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才能实现审计的高效率、高效益。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1.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投资,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新技术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会计电算化运行能力,同时也能较少运营成本。另一个方面,能够减少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工作人员的需求,减轻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审计工作流程的安全系数。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审计工作有序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会计电算化有健全的管理机制,那么会计电算化必然会在审计工作中实现良好的绩效。
2.加强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培训,对于审计人员以及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训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审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来讲,可以有财务的培训,技术的培训,虽然不同的培训侧重审计工作的不同方面,必须时刻加大力度,对审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运营结果。因为会计电算化是审计人员有序和有序开展各项业务的先行条件。
四、总结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过程的详细描述,发现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维持审计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构建有利的组织文化,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度完善加强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理论的培训,以提高组织审计工作运营的效果。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只有切实制定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才能使审计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上的简称,是由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需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应看到,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网络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涌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而且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入WTO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会计电算化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相应对策。 (一) 树立竞争观念,增强电算化意识,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 对企业领导来说,要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重视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应商所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并遵 循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条 例,不能为追求软件销售数量或一味满足用户提出的某些要求,置制度、规范于不顾。 (二) 大力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针对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品种多样而产生的数据格式和模块划分不 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应大力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三)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开发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 吸取国外会计软件的优势,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与国际接轨。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日本早在1986年就有80%以上的大型企业和5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我国的会计软件普及率还很低。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所以,企业和会计软件商家应联合起来,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