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会计的国际协调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技术性固然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但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样打上了国家、社会的烙印,无视它的国家性、社会性,同样无助于会计国际化战略的加速推进。同时,推进会计国际化战略并不是要否定本国已经取得并业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会计研究成果。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行其是,反过来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充分考虑美国的会计准则。这是因为美国的会计准则比国际会计准则更详细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因此,各国在制定和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制度时对于本国有生命力、有个性的准则,同样应坚持,以便在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体现自己的利益所在,不能因与国际惯例不符而一概排斥。 2.逐步推进原则。推行会计国际协调战略只能采用折衷、调和、逐步推进的战略。第一步:把原有会计制度中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又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先以准则的形式予以确立,以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上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第二步:对那些明显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背离,严重影响国际会计交流的内容,要下决心采用国际惯例;第三步:彩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解决阻力小、困难小的,然后再集中力量解决疑难问题;第四步:成熟一个,采用一个,逐步逼近。 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会计国际协调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各国最终归于统一的会计标准,但统一的标准不应简单地、狭隘地理解为唯一的、单一的标准。其次,会计国际协调也不是要求各国死扣、机械地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可以灵活地、有选择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这样才能推动会计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4.统一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统一的会计标准固然是理想而又方便的捷径,但离现实差距太远,只能作为奋斗的目标。而提高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可比性,增加其透明度,则更具现实意义。 5.协商、发展的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草拟、制订、发布、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完善、发展实际上包括了不断地考虑、吸纳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现在众多国际组织都对发展中国家制订了特别的条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国际性组织,理应在这方面作出努力。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利用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把本国成熟的会计成果向各国介绍,求得共识,并努力使之为国际会计准则所吸纳。因此,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接轨、求同,也应主动出击,从协调、交流中掌握主动权,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麻烦采纳,谢谢!
ACCA并不难考,而且对于报考要求很低,对于会计零基础的人都可以通过,考试是不需要会计资格证。1、ACCA的课程设置和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有所不同,ACCA是以最基础的财会、管理知识为起点而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ACCA是一个从零开始的专业资格课程,课程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入门阶段的课程特别适合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下个学期或二年级上个学期开始学习),初级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之后,就能很顺利的融入ACCA的课程学习体系,而ACCA本身也欢迎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学员们加入ACCA的学习和组织中。2、ACCA考试的难度是以英国大学学位考试的难度为标准,具体而言,第一、第二部分的难度分别相当于学士学位高年级课程的考试难度,第三部分的考试相当于硕士学位最后阶段的考试。第一部分的每门考试只是测试本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着重于为后两个部分中实务性的课程所要运用的理论和技能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的考试除了本门课程的内容之外,还会考到第一部分的一些知识,着重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第三部分的考试要求学员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决断力。不仅会考到以前的课程内容,还会考到邻近科目的内容。3、对于ACCA的难度,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英语的,只要英语过关,一般平时认真看书,做题还是很容易通过的。ACCA全球单科通过率基本在30-40%左右,中国学员通过率为50-60%。我国目前有22600名左右ACCA会员。一般的学员都可以在三年内通过14门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