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怎么进行会计处理

feion1992024-07-25  2

公司收到免税票怎么记账免征增值税,仍然按不免增值税进行账务处理,月末确认减免税额后,再转入营业外收入,在填报增值税申报表时,无论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所有计税项目均为不含税“销售额”,不是含税销售收入,因为增值税是价款(金额)与税额是分离的。比如一般纳税人免增值税项目(税率为13%)含税销售收入680000元: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68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601769.91[680000÷(1+1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8230.09(601769.91×13%)月末: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8230.09贷:营业外收入78230.09二、免税发票一般用于下岗、残疾、失业人员等从事的餐饮服务行业,享受国家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由税务部门向其提供免税发票。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分录是一样的: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都不能做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普票,因为不是专票,就不能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本身就不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只能把进项税额资本化。拓展资料:增值税免税收入,就是不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选择免税货物(劳务),那么开出来的发票就是不含税金额。如果开具网络发票或手工发票,直接开免税金额就可以了。法律依据:《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减免税是指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以下简称税法规定)给予纳税人减税、免税。减税是指从应纳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

借:应交税金 贷:资本公积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月份终了时,将应免税的销售收入折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按6%或4%的征收率计算免征增值税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补贴收入

注:此种处理个人存在不同意见,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完全可以不核算免缴的增值税税额,即不必进行会计处理,免税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即为企业毛利。不必单独计入补贴收入。

2.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

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对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免交增值税;但若加价销售,就不能免税。饲料企业如果将购入的原粮又卖出或在生产饲料的同时还生产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则要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应分别设账和分别核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6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