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借:原材料-A材料 10 300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 1 700贷:银行存款 12 000(2)借:原材料-B材料 38 400-C材料 63 600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 17 170贷:应付账款 119170(3)借:原材料-A材料 5000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 850贷:预付账款 3000应付账款 28507月14日 付清余款 借:应付账款 2850贷: 银行存款 2850(4)借:材料采购 10000贷:应付票据 10000入库时 借:原材料 10000贷:材料采购 10000(材料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计入采购成本)(5) 借:原材料-C材料 18000待处理财产损益 4500贷:银行存款 22500(6) 借:在途物资 45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4500(7) 借:原材料(暂估) 24000贷:应付账款 24000
【例】某设备买价8万元,增值税1.36万元(计入设备成本),安装费0.64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万元)原值=8+1.36+0.64=10 净残值=10×2%=0.2第1年:10×40% = 4第2年:(10-4)×40%= 2.4第3年:(10-4-2.4)×40% =1.44A.双倍余额递减法年双倍直线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年初折余价值×年双倍直线折旧率 注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先不考虑净残值。最后两年必须改用直线法,改用直线法时考虑净残值。应当先计算年折旧额,再计算月折旧额。第4及第5年: (10–4-2.4-1.44-0.2)÷2= 0.98年折旧率=2÷5=40% 第二.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年序数总和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当年的折旧率【例】某设备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可使用五年。 年数总和法计算如下: 应计折旧额=100×(1-5%)=95第1年:折旧率= 5÷(1+2+3+4+5)= 5/15 折旧额=95×5/15第2年:折旧额=95×4/15第3年:折旧额=95×3/15第4年:折旧额=95×2/15第5年:折旧额=95×1/15七.折旧的会计处理 P189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编制分录:借:管理费用 (行政部门) 制造费用 (车间)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贷:累计折旧 这是折旧的例子,自己参考,这么长的题目一般没什么人愿意从头做的,给你例子自己做.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如何避免做题误区?考生即将步入练习冲刺阶段,很多考生拿到题就开始做,刷得多错得也多,效果并不好,那如何避免误区有效做题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剖析一下!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做题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很多考生在第一次做题的时候,在书本上画错题的答案和分数,这会直接影响到第二次做的效果,以及中级的考试成绩 会计练习也将大打折扣。小编建议,第一次做题的时候,可以用白纸或者练习本写出答案,然后核对答案,重点梳理错题,仔细分析错题原因。当你做第二次时,你就会有目的和针对性。
二、你做的练习题越多越好?
很多考生会误以为自己做的题越多越好。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许多练习册中 80% 的问题都是相似的。盲目的把题海战术视为得分策略,却不注意题目的效果和质量,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其实选择一本高质量的教程书,做2-3遍就够了。关于辅导书,一定要慎重选择,错误的习题会给你提供错误的指导,影响学习质量。
三、如何使用参考答案?
很多考生习惯了边看答案边回答问题,或者边看答案边做题。这样做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对答案的依赖感,既达不到复习的目的,也不会浪费时间。先独立完成,再作答,仔细分析题考的知识点,真正能帮助你巩固和夯实基础。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 资产2 权益3负债4资产5负债6资产7负债8资产9资产10资产11资产12权益13资产14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