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做账业务内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药品收支表、基金增减情况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医院结余情况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医院效益分析和财产物资利用分析等。具体如下。以医院各类会计报表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有关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整理、对比和评价,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指标对比法和因素分析法。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分析医院医疗服务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明确完成或未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和改进的措施,为制定下一期间的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主要以基本数字表和有关的文字说明为分析依据。分析方法主查将计划执行的实际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如对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次等指标与上年同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收支情况的分析 分析医院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收入与支出的情况,明确各项业务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执行情况,为下一期间的收支计划提供依据。主要以损益表、药品收支表和基本数字表的有关指标为分析依据。如对医疗收入、医疗支出、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等指标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财务状况的分析 以会计住处资料为主,综合医院的计划、统计数据和业务核算的各项资料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医院财务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作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总结医院医疗服务经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药品收支表、基金增减情况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医院结余情况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医院效益分析和财产物资利用分析等。主要包括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每闲位占用固定资产、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库存物资周转率、药品周转率等指标。医院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还可以根据医院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运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开展各类专题、专项或更为全面的分析研究。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医院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工作,参与医院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2.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根据医院经营和节约资金的要求,负责医院流动资金合理调度和组织供应,保证正常需要并定期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提出加速资金周转的建议和措施。3.进行成本费用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各科室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为需要财务经济信息的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数据资料。4.参与重大经济合同的研究、审查以及工资、奖金等分配方案的制定。协助院领导对医院的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大型设备购置等问题作出决策。5.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纠正。制止或纠正无效时,提请院领导处理。6.参与物价、税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负责检查物价、税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7.参与医院的财产物资管理工作,参与管理办法的制定、负责指导和监督物资管理部门的业务。8.负责对全院每天的日常收支凭据进行审核、整理以及各种会计账务处理,每天按规定将各项现金、支票收入交存银行。9.负责对药品的购进、发出、盈亏进行核算,参加药品库存的清查、盘点和账务处理。10.建立往来款项结算手续制度,办理各项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定期清理和催收各项未达账。11.负责各专项资金专项借款的明细核算,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登记专项资金明细账,编制“专项资金”报表。12.负责材料、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核算,每月与物资供应部门进行核对,定期抽查账实相符情况13.负责各科分科收入、支出的资料收集、登记负责综合目标管理的组织落实,年度任务指标分解,并督促检查完成。14.办理现金支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保证工资、各种津贴的准时发放。15.负责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账实相符,月末及时和银行对账,并及时清理未达账。保管库存现金、空白支票、有价证券及有关印章。16.负责医院与银行的经常性业务联系,及时了解银行存款,准确掌握资金情况。17.负责会计档案的收集、清理、核算、整理、编制等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移交档案室。18.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