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道自己财务造假吗

feion1992024-07-25  2

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1.从资金来源上进行查控。对账务不健全的企业进行检查时可发现,企业的进货和库存资金较大,资金来源反而更少,在往来的“应付账款”中数额也不大,两者对比,悬殊较大,再看《资产负债表》也可以发现问题。深究起来,是投资者不想把自有资金或各种借款放在账上反映,而藏在账外经营。2.从数量上进行监控。对销售大宗商品企业,从数量上进行检查,能发现它有悖规律的真相。如:检查一个摩托车销售公司时发现销售数量和购进数量不对称,对比关系有纰漏。检查人员用会计恒等式进行逐月计算,年度累计,通过综合归纳,用事实说明账实不符,使该企业不得不承认有做假账的企图。3.在结转成本上进行细查。一般产品的入库、销售出库的结转,在保管手续及会计操作上都比较紧凑。但想做假账的企业,在结转成本上有任意性。有个校办企业为把利润额套在免征的计税所得额范围内,随便增大销售成本,降低利润额,造成账表不符,检查人员查实后,依法进行了补税罚款。4.对存货的计价进行核查。商品进入、发出与库存,它的计价在财务上有严格的规定。发出商品的计价要与实际成本一致,对价格的处理方法,不能随便变更。存货要按类别和品种设明细账,不能混淆。5.在费用上的识查。有些企业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在费用上做手脚,如:用工资表虚增人员或随意增大办公和生产费用。检查人员需要检查工资表笔迹是否一人代签或几人互签,还要和生产流程对比。6.查看粉饰后的账务。现在社会上的个别福利企业有其名、无其实,财务建立流于形式。在成本核算上,混乱随意,是明显的假账,承包人和管理人员可能是免征税款的既得利益者。

现在的作假水平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非从业人员已经很难看出端倪,有的即使专业人员也是很难看出。假账的种类繁多,做假账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假账与事实不一致。只要还原某件交易和事项的本来面貌,如果其与会计处理不一致,就可以判定该会计处理是假账。

企业业务单一,业务支出大多比较规范,偶而有不规范的支出。此情形不需要单独创建一套账,而以小金库代替,只记录简单的流水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7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