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处理
要看企业的性质和经营范围一般的分法是:1、行政工商资料为第一分类;2、人事资料为第二分类;3、项目资料为第三分类;以上三个只是大的分类,每个分类下还要有细分:1、行政工商资料细分(1)工商资料(章程、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等)(2)财务资料(验资报告、税务登记证正副本、每年审计资料等)(3)生产企业还会有生产许可、卫生许可证、专利证书等等(4)房地产公司就有施工许可证、预售许可证、国土证、产权证等等2、人事资料细分:(1)招聘面试入职资料(含员工个人信息及相关证照)(2)每月考核资料(3)培训资料(培训台账等)(4)薪资标准资料(5)员工工作计划及总结等(6)劳动合同、试用期合同、培训合同、其他与公司特殊签订的合同3、项目资料细分项目资料根据公司经营性质分法不同,比如生产性的和销售型的资料。
企业档案如何分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这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根据《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档案分类
一、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档案分类编号的规定,编制企业档案分类编号方法。
二、分类编号要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并且要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三、企业生产、技术等管理性文件要按其文件内容分别归入生产、科研、基建、设备等类中统一编号。
四、分类方法有:
1、按产品型号分类;
2、按设备型号分类;
3、按科研课题分类;
4、按工程项目分类;
5、按专业性质分类;
6、按组织机构分类;
7、按时间分类。
《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档案保管
1、接收档案必须认真验收,并办理接交手续。
2、存放档案必须有专用柜、架,排架方法要科学和便于查找。
3、底图除修改,送晒外,不得外借。修改后的底图入库,认真检查其修改、补充等情况。底图存放以平放为宜。
4、缩微胶片、照片、磁带等的保管:
存放胶片、照片、磁带要用特制的密封盒、胶片页夹和影集等,按编号顺序排列在胶片柜或防火柜内。缩微母片和拷贝片应分别存放;
胶片库房应设置在没有臭氧、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物理性污染地段,库房内应设有防火和空气调节设施,温度、湿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要定期进行库藏档案的清理核对工作,做到帐、物相符,对破损或载体变质的档案,要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库藏档案因移交,作废、遗失等注销帐卡时,要查明原因,保存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档案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