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课程分别讲述课程基础、精讲课程、实操课程几类,分为职业道德、成本管理、预算控制和管理会计概念4种,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全部或部分学习。同时,作为互联网教育形态,相关课程也在根据各方面的反馈进行迭代,目前初级课程在原有基础上聘请经验丰富且有实战经历的专业讲师新增了2个版本的视频课程,供学员选择;新版本的中级教材和课程也正在整体编写和制作之中,2020年将会有一次大的升级。总之,MAT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观看体验都将得到持续提升。
从大的背景来说,正如财政部楼继伟部长在一次全国性视频会议上,对开展和推动管理会计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他希望能够尽快转变会计观念和职能,将现在事后报账的“账房先生”向真正的高级理财师转变,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做好企业战略发展的事前谋划、事中分析、事后预测等工作,真正使会计工作为企业价值提升服务。从技术角度说,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上了会计核算软件,尤其是在共享服务中心出现后,共享服务颠覆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特征鲜明,显示出了与传统的财务核算方式的显著区别,建立了类似流水线的运作模式,借助精细化的专业分工、标准化的流程和发达的信息技术,极大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技术的升级,倒逼传统财务人员转型,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在上共享服务中心之前,某大型央企一家子公司有800名财务人员,共享服务建成后仅需要100人左右。剩余那些人如果不及时转型,工作就堪忧了,当然央企会考虑社会责任,可私营企业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中国管理会计师MAT报考条件:1、大专及以上院校财会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相关专业在校学生;2、中专学历,具备3年及以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岗位工作经验的人员;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岗位工作经验的人员;4、获得会计、审计、统计、计算机、工程类等经济类、管理类上岗证的人员。考试科目管理会计师(初级)考试一共涉及四个学习科目,分别是《管理会计概论》、《预算实务》、《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四门课程。以上四科综合成一套试卷进行考试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为此,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