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为全球会计,理由如下:
1、全球会计应该是最终目标。
2、国际财务报告趋同化已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
3、会计的国别差异可能是难以完全磨灭的,但“求大同,存小异”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4、为此,应该变以静态的观点研究国别会计为以动态的观点研究国别会计。
扩展资料
国际会计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适用于全世界范围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实现各国会计的标准化。目前,很多国内外高校开设此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能在涉外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通用会计或世界会计的概念包括的范围最广,它把国际会计归纳为阐述或研究一套能被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目的在于使会计准则完全国际标准化。国际会计它的主要内容属于财务会计的延伸,研究重点应集中于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跨国公司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
重点研究国际会计方面的内容。
会计学专业(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方向)以其具备的“高认可度、高含金量、高就业率”属性逐渐“走红”,以中央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增设该专业,该专业也是众多高校的热门专业。
简单来说,就是高校在原有的会计学专业培养体系基础上,引入ACCA专业课程体系所设置的特色专业方向。通过将ACCA证书课程嵌入到大学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获得国内大学文凭与学位的同时,还可收获权威的行业执业资格证书。
该专业学制四年,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大一新生进校后二次选拔”的方式进行录取,面向全校文理各专业本科大一新生(艺体生除外)开放报名,独立成班、全日制正常行课。
因此,不管你是高考志愿选择了财会类专业但被调剂,还是你被其他专业录取但未来想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领域相关工作的同学,都可以报读该专业,并且通过二次选拔被该专业录取的学生,学籍将由原专业转入会计学专业,这也是学生进行专业二次选择的绝佳途径。
第一,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第二,会计准则的涵盖范围不同。从目前已出台的具体准则来看,其涉及范围仍然较小,仅仅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经济业务,而且规定得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未能涉及。而国际会计准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项会计准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经济业务,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第三,会计准则的侧重对象不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在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恰当合理的配比为先,属于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则在于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为先,属于资产负债表观。第四,会计准则的计量模式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绝大多数情况下禁止使用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第五,会计准则的治理目标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为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即国际宏观管理的需要、投资债权人的决策需要及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所有这些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这样的财务目标虽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也可体现出我们国家现阶段经济管治的特色,但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满足投资者决策有用的财务目标需要相比,就显得较为笼统,目标和范围尚欠明确。
全球会计虽然每一个国家会体制有细微差别,但倾向于统一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经济全球化,会计慢慢也会全球化。当你与外商合作时,势必要调整双方的财务制度,使之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