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定义公式

feion1992024-07-25  3

会计电算化考试中,定义公式常见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定义:(借方、贷方)一、(年初) 借方余额: =J_QCYE(科目代码,1)如: 应收账款的年初数操作: 1、查询 “应收账款”的科目代码 1132、查询 “应收账款”余额方向 借方可在“科目表”中查询(账务操作环节),或直接看报表(左边:借方,右边则为贷方)3、编写公式:=J_QCYE(113,1)二、(年初) 贷方余额 =D_QCYE(科目代码,1)如: “应付票据”年初数操作: 1、查询“应付票据”的科目代码 2022、查询“应付票据”余额方向 贷方 (同上)3、编写公式:=D_QCYE(202,1)第二方面,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定义(年末数)一、(期末)借方余额: =J_QMYE(科目代码)如: 其他应收款的期末数操作: 1、查询“其他应收款”科目代码 1192、查询“其他应收款”余额方向 借方(同上)3、编写公式: =D_QMYE(119)二、(期末)贷方余额: =D_QMYE(科目代码)如:应付账款的期末数操作: 1、查询“应付账款”科目代码 2032、查询“应付账款”的余额方向 贷方(同上)3、编写公式 =D_QMYE(203)第三方面,资产负债表账户合计的公式定义如:“货币资金”项目是由“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账户合计。(一)、“货币资金”项目期初数操作: 1、查询三个账户科目代码:1001、1002、10092、查询三个账户余额方向: 借方3、编写公式: =J_QCYE(1001,1)+J_QCYE(1002,1)+J_QCYE(1009,1)(二)“货币资金”项目期末数操作: 同上。第四方面,损益表本月数公式定义(即“本月发生额”)(一)借方发生额 =JFE(科目代码)如: “财务费用”本月数(本月发生额)操作: 1、查询“财务费用”科目代码 5222、查询“财务费用”余额方向 借方3、编写公式 =JFE(522)(二)贷方发生额 =DFE(科目代码)如: “营业外收入)本月数操作: 1、查询“营业外收入“科目代码 5412、查询“营业外收入”余额方向 贷方3、编写公式 =DFE(541)第五方面,利润表本年累计数公式定义(一)本年累计借方金额 =JLJE(科目代码)如:“财务费用”本年累计数操作: 1、查询2、查询3、编写公式 =JLJE(522)(二)本年累计贷方金额 =DLJE(科目代码)(三)表中直接计算:是依据EXCEL中表格计算公式进行。1、 如: “营业利润”的本月数。“营业利润”处于C15即: =C9+C10-C11-C122、 如“产品销售利润”的本年累计数。“产品销售利润“处于D9即: =D5-D6-D7-D8

一)会计电算化中舍位平衡_------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报表子系统中,我们通常会看到"舍位平衡"概念,意思是舍掉几位数后,重新达到数据之间的平衡关系。功能是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重新调整,使之达到最合理。报表数据在进行进位时,如以"元"为单位的报表在上报时,可能需要转换为以"千元"或"万元"为单位的报表。比如上市公司对外报表时,就需要进行计量单位的变换。但是做了这样的变换后,原来满足的数据平衡关系,可能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调整,使达到重新平衡。举例说明:13,451.00元 + 45,150.00元 + 2,250.00 元 - 5,649.00 元 = 55,202.00元 现在单位变成单位万元,仍然保留两位小数,根据4舍5入的原则:1.35万元 + 4.52万元 + 0.23万元 - 0.56万元 = 5.52万元可是根据以上的左边等式计算结果应该是:5.54 万元。显然,单位变化后,出现了0.02万元的误差,平衡关系被打破。那么是不是把5.52改为5.54就可以呢?当然不行,因为那是使最终的结果发生了严重的误差,只能是改环节中的值,以使数据接近于更合理。平衡公式是为重新建立平衡而定义的公式,该公式定义时须注意的重要的一项是:倒顺序写,首先写最终的运算结果,然后一步步向前推,这就是所谓的"倒挤"。 二)如何舍位平衡在传统会计报表软件中,大多会把这0.02万元的误差,全部反映到第一项中,即把1.35万元变成1.33万元,从而达到平衡。其实,这一看就知道也不合理,第一项显然冲当了"替罪羊"。 x解决了这个问题,她采用最小误差原理,为每一项来分配最小误差。如上例,战表把最小误差0.01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上,使结果变为:1.34万元 + 4.51万元 + 0.23万元 - 0.56万元 = 5.52万元。三)战表平衡公式的优势除了符合大多数的平衡公式的原理外,其中大多数规则是一致的,如只允许加减运算等。除此之外具有如下优势。1) 公式中可以输入区域;2) 系统自动判断该表中应该有那些舍位公式,省去输入的劳苦;然后允许用户调整。3) 最需要先调整的项,写到右侧等式的最前边。以最小误差平均分配原则。

定义: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定义解释: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既可能表现为盈利,也可能表现为亏损,因此,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从反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动态表现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表。计算公式:在财政年度末,所有帐目必须平帐。所有帐目的余额都需放在试算表(TrialBalance)里。会计师需根据簿记上的资料制作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部分公司除制作这两个财务报表外,还会制作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会先计算公司的净销售和销货成本,得到这两个项目的数目后就可计算毛利 (Gross Profit/Loss)。将收入和支出的总和相减后就可计算纯利亏损(Net Income/Loss)。以下会有几条重要公式:计算毛利(Gross Profit/Loss)的方法:毛利=净销售(Net Sales)-销货成本(Cost of Goods Sold)净销售=销售(Sales)-销货退回与折让(Sales Returns and Allowances)销货成本=期初存货 (Beginning Inventory)+购货(Purchases)-购货退回与折让 (Purchase Returns and Allowances)+购货运费(Freight-Out/Delivery Expense)-期末存货 (Ending Inventory)计算纯利的方法:纯利=所有收入(Revenue)-所有支出(Expenses)

一、输入公式1.公式:Excel中的公式是由运算符、常量、单元格地址、函数和括号等组成的。输入公式时必须以“=”开头。2.运算符:算术运算符:()(括号)、+(加)、-(减)、*(乘)、/(除)、^(幂)。运算的优先级别依次为括号、幂、乘、除、加减,同级运算时的顺序为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关系运算符: >(大于)、> =(大于等于)、(不等于)。关系运算符之间没有优先级别。当出现算术和关系的混和运算时,算术运算优先于关系运算。3.输入时注意问题:(1)开始符号:(2)公式的组成:(3)显示方式:二、常用函数1.概述:Excel提供了11类函数,每一类有若干个不同的函数。函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出现在公式中,合理地使用函数将大大提高表格计算的效率。2.表示形式:函数名(参数)函数名:表示操作;参数:给出计算范围。例如,SUM(A2:A3,C4:D5)有两个参数,表示求2个区域中共6个数据的和。3.常用函数:(1)求和函数SUM;(2)求平均函数AVERAGE;(3)求最大值函数MAX;(4)求最小值函数MIN;(5)条件函数IF.(1)求和函数 SUM例如,SUM(3,2)是求数值3和2的和。SUM(A1,B2)是求A3和B2单元中数值的和。SUM(A1:B2)是求A1:B2区域(4个单元格)中数值的和。SUM(A1:C5,E15)是求A1到C5区域中各单元与E15单元中的数值之和,也就是对16个单元求和。(2)求平均函数AVERAGE(3)求最大值函数MAX功能:求给定参数的最大值。(4)求最小值函数MIN功能:求给定参数的最小值。(5)条件函数IF格式: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6)计数函数COUNT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86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