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是考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两年内通过有效,属于职业资格的,相对于注册会计师简单很多,不是一个级别的。职业资格包括: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 注册会计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考试,科目有: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税法五科,五年内通过有效,及格率很低。里面最简单的是经济法和税法,但是及格率不超过12% 听说注会近年还要改革细化变成9科。 注会考过一两科对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考中级是要工作经验的,好像是大专5年,本科4年,研究生(2)3年或博士 要是在校的话,我认为还是考注会好一点注册会计师和考级完全就是两套不同的系统,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执业证书,就像教师证,医师证一样,没有就不能从事这么工作,这个证只要是有大专学历就可以考
中级会计考试,三科: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全称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
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证书全国范围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
财政部公布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3科大纲!有的考生点开考试大纲,心想各个科目考试大纲变化竟然这大,到底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有那些章节是重点呢,就考生的这些疑问,小编就给大家逐一解决
一、《中级会计实务》
对于2022年的考生来说,《中级会计实务》的变化是有些大的,考试大纲删除了删除“总论”,并新增6章,由原先的19章增加为24章。这六章分别是: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债务重组;3、租赁;4、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5、企业合并;6、公允价值计量。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和合营安排中增加了合营安排的内容,政府会计这个章节中具体内容重新编写,新增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预算结转结余分配业务,净资产业务,PPP项目合同。
入口在哪儿:
二、《经济法》
2022年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公布了,今年的变动是近年来变动最大的一年,可谓进行了大的结构及内容调整。删除的节有违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法律责任,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中的承揽合同和建设工程合同,第六章的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七章的所得税法律制度,调整的有经济纠纷概念和解决途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内部层级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律制度调整,具体的删除,调整,新增章节请各位考生登录会计官网具体查询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证书类型不同
注册会计师(CPA)是属于执业资格类的证书,中级是属于职称类证书。考下注册会计师证书后,就可以享有审计签字权,能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可以签字,且具有法律效力,这审计签字权就是注册会计师的高含金量的重要表现之一。
而中级会计职称是专业技能的一种代表,级别比高级会计职称低,比初级会计职称高。
2、两者考试内容不同
注会的考试科目有专业阶段6科和综合阶段1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
3、两者的就业面不同
考完注册会计师之后,会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类的工作,有了2年的审计工作经验之后,可以申请成为执业会员。要是不想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话,可以申请成为非执业会员,往企业、金融机构等方向从事财会、税法、等工作。
考完中级之后,主要是从事财务的工作。对比两者的就业面选择,考注册会计师更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级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