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实例

feion1992024-07-25  1

会计基本等式主要有两个: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代表“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2、利润=收入-费用,这是代表“利润表”的会计等式。

具体内容如下: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本等式的动态图:

会计基本等式的分类:

静态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

其公式为: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等式

综合会计等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 :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

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资料

静态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

其公式为: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等式

综合会计等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等式词条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左右两端之所以不能颠倒,是因为首先要知道自己公司的资产有多少,其次要知道公司的资产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的,而必须要尊重债权人在先,因为所有者权益所投入的资产是不需要返还回去的,而债权人的债务必须要返还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成立,符合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根据企业有一定资产就有相应权益的关系来表达的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平衡公式。即:资产=权益。 由于权益可分为债权人权益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大部分,所以会计等式又可写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根据。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地说:资产和权益同增,资产和权益总计增加;资产和权益同减,资产和权益总计减少;资产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和权益总计不变;权益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和权益总计不变。

1、资产一增一减收回应收帐款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2、负债一增一减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抵付前欠货款。借:应付帐款 贷:应付票据3、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4、资产负债同时增加购入材料,款项未付。借: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5、资产负债同时减少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6、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接受投资者投入资本金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7、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银行存款支付政策性减资。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分配现金股利。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前欠货款转增资本。借:应付帐款 贷:实收资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niukebaodian.com/kuaiji/980844